索引号 | 1153302201525883XU/20250721-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7-21 |
文号 | 施政办复〔2025〕2号 | 浏览量 | 0 |
县工商联: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商协会“培根铸魂”的建议》(第10040052号)收悉,县政府办作为承办单位,经认真组织研究,并报请县人民政府领导同意,现答复如下:
您提的建议很好,乡(镇)商会作为基层经济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乡镇商会不仅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纽带,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其作用从经济扩展到社会、文化多个维度,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乡镇经济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加入商协会能获得更多发展资源和话语权;对于政府而言,商协会是落实经济政策、稳定基层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
您在提案中反映的建议,认为施甸县目前成立商协会存在诸多困难,商协会的政策信息不畅通、资金场地受制约,发展空间不足。提案立足我县商协会发展实际,围绕资源整合、会员服务、产业转型、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对推动我县商协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上情况,县人民政府正在积极研究解决。具体的措施为: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高效工作体系
施甸县高度重视商协会工作,积极推进商协会注册登记工作,县级分管领导分别于2025年1月21日、2月12日召开乡镇商协会登记成立工作推进会,组织县民政局、县工商联等部门加强业务指导,规范审批程序,推动乡镇商协会登记成立工作落实。目前,酒房商会、木老元商会等11个乡(镇)商会已完成全部程序并取得证书;太平商会、摆榔商会正在报民政部门批复。
二、借势企业特派员,加速成果转化运用
(一)强化统筹协调,构建高效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商协会在产业链协同中的作用,依托企业服务特派员机制,推动商协会搭建合作平台,高位推进商会工作落实,已办结商协会成员企业具体诉求(非资金类)5家。一是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政府与商协会的定期沟通机制,就日常工作协同联动、企业诉求办理、商会沟通衔接、持续巩固已办结诉求事项等工作进行调度,有效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服务商会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通过联动机制推动,将融资政策直接与企业对接,协调和指导企业进行融资贷款申报,全县融信服平台走访企业18967户,完成授信4.15亿元,实际放款3.88亿元,惠及企业1082户,切实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二)深化联动机制,打造协同发展生态。一是认真落实服务企业特派员工作机制,全县79名特派员联系服务155户企业,选派人员中,科级及以上领导41人服务企业85户,占比54.84%;科级以下业务骨干38人服务企业70户,占比45.16%。二是截至目前,市、县特派员累计收集到企业诉求事项121项,目前已办结86项、正在研究解决35项(含请求市级帮助协调解决9项),办结率71.07%。三是积极推广保山市“营商环境直通车”微信平台,全县共有885户企业登录平台,其中特派员联系的155户企业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通过微信平台共收集到企业诉求20条,其中:诉求类12条、建议类6条、投诉类2条,已全部办结。通过微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反馈诉求,构建问题收集、交办、催办、督办、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四是开通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专线(0875—8121411、13118750250),建立来电登记及诉求事项办理台账,方便企业来电咨询和服务。
(三)提升服务能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针对企业融资、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重点领域,由相应部门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开展专题培训和案例教学,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分享会,提升商协会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二是通过组织乡镇内的企业、商户和个体户,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避免重复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协调企业合理定价,防止价格战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商协会成立功能性党支部,将“培根铸魂”与杨善洲精神等红色教育结合。二是深化特派员联动,扩大商协会与特派员结对范围,实现155家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全覆盖。三是加强协调联动,为企业融资搭建银企交流平台,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感谢你单位对全县商协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举措,推动商协会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姜文春,812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