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897-9-30/2016-040204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统计局 |
公开目录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发布日期 | 2014-12-25 |
文号 | 浏览量 | 10 |
年初以来,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核算资料显示:完成生产总值3968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0790万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1548万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69499万元,增长23.2%,建筑业增加值完成32049万元,增长15.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4484万元,增长13.2%。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35:26:39。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5、5.5、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18%、41.8%、40.2%。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80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其中:农业产值101172万元;林业产值30427万元;牧业产值122939万元;渔业产值7301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242万元。
全年粮食总产160205吨,比上年增长2.8%,其中,小春粮食产量37819吨,比上年增长3.13%,大春粮食产量122386吨,比上年增长2.7%;甘蔗产量达2263550百公斤,比上年减少35.66%;烤烟产量达166905百公斤,比上年减少7.04%。
年末,肉猪出栏881554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2.87%;肉牛出栏23612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6.88%;肉羊出栏25324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0.09%;肉用家禽出栏1962459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2.33%;牛存栏95960头,比上年同期增长10.54%;生猪存栏627236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2;羊存栏42393只,比上年同期增长3.76%;肉类总产量达70137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1%。
2.工业生产发展较快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207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5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54%。工业销售产值18656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74%,其中制糖业销售产值14824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71%。工业产销率达84.52%,比上年同期上升0.73个百分点,其中制糖业产销率达100%,与上年同期持平。
3.农村、城镇居民收入双增长
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0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
4.交通运输高速增长
全县完成客运量624.43万人,比上年增长6.46%,完成货运量472.14万吨,比上年增长3.57%。完成客运周转量51985.3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4.42%,完成货物周转量6154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0.49%。
5.消费品市场平稳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0294.3万元,比上年增长14%。分地区看:农村完成635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城市完成46726.7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完成4759.1万元,比上年增长25%,市场份额达4.31%;非公有制经济完成105535.2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市场份额达95.6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85178.6万元,比上年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25115.7万元,比上年增长20%。
6.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6298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2977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55%;房地产投资完成265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6%。
7.财政收支快速增长
全县完成财政收入47808万元,比上年增收7691万元,增长19.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646万元,比上年增收6783万元,增长28.42%;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消费税)6956万元,比上年减收1420万元;上划中央、省级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9240万元,比上年增收2195万元;县区上划市级所得税880万元,比上年增收209万元;县区上划省级耕地占用税86万元,比上年减收76万元。财政总支出202810万元,比上年增支18432万元,增长1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9243万元,比上年增支8519万元,增长4.99%。
8.税收收入增长缓慢
完成各项税收38025万元,比上年增收1257万元,增长3.42%。
9.金融运行稳健。
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50119万元,比上年增长9.17%,其中储蓄存款30430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8%。各项贷款余额22612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7%。
总体来看,全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我县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阻碍农民增收的因素较多。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农业抗灾能力较弱,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二是6月份后一直阴雨连绵,对大春粮食生产不利,稻谷正处扬花期,造成谷粒包满度不足;三是由于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劳动力不足等因素,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四是农业产品销售信息化程度不高。
工业发展中增产增效压力大,一是部分企业耗能较高,节能减排任务重。二是工业企业总量、规模小,发展不平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0%,规模以下的比重30%,工业全面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培育规模工业企业难度大,达规企业量少。
三产业发展乏力,就目前全县情况来看,一是一些批零企业由于有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不愿意申报为限上企业,在现行统计制度下严重制约了批零业数据质量;二是随着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取消,相对制约农村购买力;三是部分服务行业业务基本饱和,发展空间不广。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农业服务业,健全农产品中介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引进外地农产品收购商,促进农民增收。注重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龙头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二要积极加快工业化进程,确保工业提速增效。工业企业要重视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品种质量和管理提升,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正常生产。加强工业经济发展中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力度,产值要上能耗要降,这是目前面临的双重压力。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培规调研,确保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要做好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扶持、生产调度、企业管理、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工作,确保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提高工业总量。督促指导企业围绕节能降耗工作,加大节能技术投入力度,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招投商力度,引进外地企业进驻施甸,扩大工业企业。
三要继续扶持限额以上消费品企业的发展,抓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企业的培育纳规工作,重点抓好“两个”超市注册公司和纳规工作。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持续增长。
四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要突出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品牌;加快制订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业发展措施及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业;二是要把房地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大造宣传声势,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培育和引进房地产知名企业,规范和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要着力发展环保业,以高环保企业为依托,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目的,抓好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要提升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积极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拍卖、租赁、网络消费服务等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构建“物流中心”。四是要加快发展通讯、运输等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
说明:肉用家禽出栏、肉类总产量为年快报初步数据,具体数据以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撰稿人:何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