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888-0-30/2016-0413069 发布机构 施甸县民宗局
公开目录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发布日期 2015-11-03
文号 浏览量 4
主题词 其他
施甸县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是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施甸县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选好支撑点,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扶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扶持背景

摆榔乡是施甸县两个少数民族乡之一,国土面积87.3平方公里,4个村(社区)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全乡共有1919户、7367人,其中少数民族5186人,占70.4%收入以粮食、烤烟、家禽牲畜养殖、外出务工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农业2014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6116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元。前,各级虽然对该乡作了一些扶贫投入,但以“输血式”扶贫为主,具有“造血”功能的持续特色产业未能得到有效扶持,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规模小,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效益差,群众增收乏力。因此,寻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调查研究,选准产业。有特色才会有优势,才会有核心竞争力,只有结合实际,不断强化特色,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壮大优势产业,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健康发展。施甸县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为竹鼠、豪猪、生猪、黄牛、山羊、林下鸡养殖等特色产业适宜摆榔发展,存在投入低、效益好的优势,群众乐于接受,是群众收入新的增长点。因此,该县竹鼠、豪猪、生猪、黄牛、山羊、林下鸡养殖作为特色产业进行扶持,使其成为少数民族群众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群众参与支持是关键。在项目区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变群众“要我干”为“我要干”,切实掀起群众大干特色产业的一片热潮。

(三)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发展产业,做好规划是基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县根据不同群众情况和地理环境,规划布局不同的产业,使产业发挥出最大效益。通过规划,在摆榔乡扶持发展竹鼠养殖5户、豪猪养殖15户、生猪养殖250户、黄牛养殖80户、山羊养殖200户、林下鸡养殖110户。

(四)项目扶持,示范带动。项目采取上级适当补助受益群众投工投劳筹解决的办法进行实施。“十二五”以来摆榔乡先后投入特色产业发展资金990万元,其中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40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及群众自筹850万元。少数民族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种苗补助,基础设施由其他项目资金或群众自筹解决。项目先后扶持示范户670在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下,80%以上的农户都参与到了特色产业发展中来,形成了你追我赶、你无我有、你有我特、你特我优的良好发展局面。

(五)加强领导,提供保障。为确保摆榔乡特色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县、乡、分别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监督、管理和实施。同时,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还在项目区成立了项目建设理事会,负责协调指挥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组织好项目受益农户的资金筹集等,项目实施得到了顺利推进。

扶持到位成效明显摆榔乡实施这几项产业,可为群众连续带来经济效益,成为了少数民族群众新的经济增长点。项目实施后,养殖竹鼠每年可为群众增收20多万元、养殖豪猪每年可为群众增收60多万元、养殖生猪每年可为群众增收350多万元、养殖黄牛每年为群众增收300多万元养殖山羊每年为群众增收200多万元、养殖林下鸡每年为群众增收100多万元。产业发展为群众创收的同时,还能为其他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更多群众收入,使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快速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增收。通过特色产业发展摆榔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808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4870元,增73.4%

、几点启示

(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核心。由于受群众素质和思想观念影响,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目光短浅,科学发展意识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自我发展能力比较弱,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核心就是要转变依赖思想,克服“等、靠、要”的惰性,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群众持续增收。

(二)选准特色产业是关键。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不同的优势、不同的条件。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产业,只有因地制宜,立足优势,突出一个“特”字,选准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才能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扶持带动是基础。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入是有限的,项目资金只是个“引子”,关键是要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最大潜能。在摆榔乡该县四年的扶持资金投入才达200多万元,但每年能为群众增收1000多万元,实现了小投入大发展的良好效益。

(四)持续发展是目的。发展产业的最终目的是给经济带来持续增长。在摆榔乡实施的6个产业,都是通过母本繁殖的方式,实现了滚动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