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3-7-02_H/2017-0104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何元乡
公开目录 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17-01-04
文号 浏览量 7
主题词 机关事务
2017年重点及未来5年工作计划

 

一、2017年工作重点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2017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财政收入计划完成770万元以上。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础

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巩固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充分发挥“两青”、辣椒、“两烟”、黑皮花生、蜜本南瓜等何元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基地。依托万家欢公司推进特色水果种植项目,在组军门、大仆寨、李为地、王家庄、石头寨完成2000亩芒果和1200亩软籽石榴种植,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经营规模,逐步向集约化经营迈进。加快大仆寨2000立方冷库建设,加大与邮政、旅投等公司合作力度,进一步推广何元农特产品。抓好“两烟”产业,计划种植烤烟5000亩,生切烟1500亩。着力建设现代生猪养殖基地,扶持壮大一批养殖大户,加快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率先在石头寨、王家庄、组军门等三个贫困村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发展1头肉牛养殖,李为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发展1头肉驴养殖,以上四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每户户均带动发展30羽肉鹅养殖。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做大做强蔬菜基地,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信息支持力度,在品种推广和产品包装、贮运、销售上探索新路子,提升何元蔬菜市场竞争力。全面完成好农业普查工作。支持服务好怒大公司娲女佛泉小镇建设,深度挖掘抗战文化、化石文化、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二)抢抓扶贫历史机遇,实现整乡脱贫

继续抓实“五个一批”和“七大工程”,突出抓好扶贫整乡推进、“

一、2017年工作重点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2017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以上,财政收入计划完成770万元以上。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础

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巩固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把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充分发挥“两青”、辣椒、“两烟”、黑皮花生、蜜本南瓜等何元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基地。依托万家欢公司推进特色水果种植项目,在组军门、大仆寨、李为地、王家庄、石头寨完成2000亩芒果和1200亩软籽石榴种植,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经营规模,逐步向集约化经营迈进。加快大仆寨2000立方冷库建设,加大与邮政、旅投等公司合作力度,进一步推广何元农特产品。抓好“两烟”产业,计划种植烤烟5000亩,生切烟1500亩。着力建设现代生猪养殖基地,扶持壮大一批养殖大户,加快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变,率先在石头寨、王家庄、组军门等三个贫困村带动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发展1头肉牛养殖,李为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发展1头肉驴养殖,以上四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每户户均带动发展30羽肉鹅养殖。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做大做强蔬菜基地,加大技术指导和政策信息支持力度,在品种推广和产品包装、贮运、销售上探索新路子,提升何元蔬菜市场竞争力。全面完成好农业普查工作。支持服务好怒大公司娲女佛泉小镇建设,深度挖掘抗战文化、化石文化、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二)抢抓扶贫历史机遇,实现整乡脱贫

继续抓实“五个一批”和“七大工程”,突出抓好扶贫整乡推进、“三百工程”和易地扶贫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利用好万家欢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先打造样板,以点带面,在温热地区大力发展软籽石榴、芒果等经济林果。加快实施“三百”工程,在全乡9个行政村新建种养殖小区7个(种植小区1个、养殖小区6个)、养殖园区2个,实现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加快莽王安置点后期施工,确保搬迁户尽快入住;结合何元集镇升级改造,推进大麦田安置点项目建设,采取统规联建模式,充分体现搬迁贫困户在安置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控制单价,减轻搬迁负担,完成2017年302户搬迁任务。通过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扩大绿壳蛋鸡养殖规模等实现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落实好教育、医疗卫生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引导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强化兜底保障,建设兜底户安置房40套解决住房问题,利用民政救助解决吃、穿等基本生活问题。完成好扶贫到户贷款发放工作。通过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实现全乡9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1130户建档立卡户、4604贫困人口按时脱贫出列。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重点实施好整乡推进、浦发基金、国开行贫困村公共设施建设等项目,实现4个贫困村组组通水泥硬化路(整组搬迁除外),大幅改善基础设施。实施好1200万元投资的千亿斤增粮工程、2800万元投资的长浪坝水库建设、4000万元投资的石漠化治理项目、350万元投资的王家庄片区以工代赈项目、400万元投资的大仆寨2000立方冷库建设、980万元投资的农网改造工程、以及抗旱应急水源、一事一议等项目。打造好莽王、大麦田两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精品旅游小镇。开展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暨“两违”拆除工作,切实加强对集镇及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的宣传力度,全面摸清违法占地、违规建筑情况,力争在明年6月份完成拆除清理工作,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四)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合整乡推进等扶贫产业资金,依托万家欢集团等龙头企业,根据不同海拔带发展集观光、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特色林果经济,以25度以上坡地、干热河谷地区以及上寨水库等水源地周边为重点,计划种植芒果2000亩、软籽石榴1000亩。积极争取并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退耕还林1000万亩,陡坡地治理500亩。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森防体系建设和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严厉打击和查处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毁林开垦、违法占用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和谐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与项目实施力度,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与师资队伍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继续执行教育教学考核激励、惩罚机制,建立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流动人口、贫困家庭子女关爱帮扶机制,不让一名儿童辍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积极向上争取彩票公益金、七彩云南、小广场大喇叭等项目,进一步加强乡、村、组文化阵地建设,积极举办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成卫生院整体搬迁和7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工作,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机制和疾病预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进一步加大何元集镇治理,规范经营秩序与卫生管理。完成全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注重社会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思路,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禁毒和防艾工作,创建“无毒”乡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创建活动;加强信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加快打造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规范决策程序,完善议事规则,加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力度,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厘清政府行政职权,不断扩大权力公开范围,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依法治权、以制度管权,加快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

未来五年,何元即将迎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根据“十三五规划”,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扶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跨越发展总基调,按照何元“一环、两核、三带”的旅游及产业空间定位,一以贯之地围绕“扶贫强乡、农业立乡、集镇兴乡、生态美乡、旅游活乡”五大发展战略,动员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认识新常态、把握新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紧跟全县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三次产业比逐步优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乡镇综合实力排名达到中上水平。

基础设施实现新改善。继续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全面解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有效解决何元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问题。

产业发展打造新引擎。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经济林果、乡村旅游等新兴经济,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村镇面貌发生新变化。以规划为引领,将安置点建设与旅游小镇打造同推进,与城镇化建设同谋划,再加上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暨“两违”拆除清理工作有效开展,将使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通过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产业扶贫等项目实施,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恢复生态植被,深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随着扶贫工作深入推进,中长期产业增收成效逐步显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就业创业更加充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巩固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年产量稳定在200万公斤左右,确保粮食安全;提升“两烟”,将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左右,收购烟叶150万斤左右,生切烟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以上,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建设施甸优质烟叶基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生猪养殖园区2个,圈舍面积8000平方米,创建市级生猪养殖场3个,生猪养殖规模率50%以上。实现10头以上肉牛养殖规模户达100户以上,产值达3000万元,组建养牛专业合作社1个。发展林下养殖土鸡5万羽,组建养鸡专业合作社1个;做强做大何元特色产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冷储基地,将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左右,“两青”作物2万亩左右,黑皮花生2000亩左右,蜜本南瓜1000亩左右。依托怒大公司在大仆寨、组军门片区建设富硒蔬菜种植基地;壮大工业。在加大集镇建设力度的同时,狠抓招商引资,大力推介我乡特色优势资源,吸引企业和民间资本到何元投资,有步骤、有计划地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培育生态业。依托万家欢等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根据不同海拔带发展集观光、生态、产业为一体的特色林果经济。计划种植芒果2000亩、柠檬1000亩、软籽石榴3000亩。积极争取并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退耕还林1万亩,陡坡地治理6000亩,使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到50%以上。将退耕还林项目实施与产业发展布局有机结合,打造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活旅游业。充分发挥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体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一批彝寨文化、红色抗战、休闲体验和养生基地,着力把大寨门-王家庄--大坡脚环线打造成四季有景、花果飘香的旅游观光道。结合娲女神泉谷开发,努力将何元打造成为县城与怒江大峡谷旅游综合体的承接带。

(二)全面落实帮扶措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2017年整乡脱贫出列的目标要求,举全乡之力,精准施策,确保如期脱贫。围绕把易地搬迁做成旅游小镇。将产业发展、就业保障、就医就学等与扶贫搬迁工程相配套,稳步推进安置点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围绕把产业扶贫做成产业发展。按照乡党委政府明确的“短期产业保脱贫,中期产业奔小康,长期产业不返贫”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整乡推进、“三百”产业脱贫工程对特色产业的撬动作用,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殖、特色水果、绿色蔬菜等产业,实现最终脱贫。围绕把生态补偿做成绿水青山。大力实施怒江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发展林下经济、生态观光农业及家庭庭院经济等途径,实现生态环境与群众增收双促进。围绕把兜底保障做成光彩事业。依托易地搬迁,解决好特困无房户居住问题。实行“两线合一”,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生活保障,实现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100%。

)全面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借助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有利契机,积极争取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对莽王中心村及集镇进行升级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集镇居住环境。同时,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有机融合,将安置点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宜居宜游精品小镇,2020年末,力争使莽王中心集镇和大麦田集镇人口分别达到2000-3000人、3000-5000人,充分发挥集镇人流、物流集散的功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争取交通、水利项目,实现全乡组组通水泥硬化路,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加大教育、卫生等项目争取上报力度。注重项目储备,研究吃透国家、省市的政策动态和投资导向,争取事关大局、影响深远、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县总体规划“盘子”。

(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突出抓好教育。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卫生系统各项工作,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组织一体化建设,加大妇幼、防保等工作开展力度,保障群众健康水平。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健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落实好“二孩”政策,加大计生执法力度。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狠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加大交通、食品、消防等工作力度,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打造“平安何元、和谐何元”。

各位代表,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理念、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廉政准则等有关规定,继续加大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力度,重点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建设法治政府。恪守法律底线、履行依法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建设效能政府。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管理效益,推进行政权力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改革,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

建设服务政府。强化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勤政为民,注重实效,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好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建设担当政府。坚决服从乡党委正确领导,坚持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担当的作风推动跨越发展。加强执行力建设,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按时、按质完成。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发展任重道远,我们正处在跨越赶超发展重要阶段,我们要发扬“三严三实”作风,弘扬善洲精神,勇于担当、善做善成,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