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03-1/20250828-00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政府决算 | 发布日期 | 2025-08-28 |
文号 | 浏览量 | 0 |
监督索引号53052102500011000
关于施甸县2024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5年8月22日在施甸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施甸县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预算法》和《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经省财政厅审核批复的施甸县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地方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由于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时间与省财政批复决算有时间差异,因此2024年财政实际决算数与2025年初向人代会报告的快报数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现将市财政与各县区财政年终结算事项的批复,就我县财政收支决算数与今年年初向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快报数作如下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846万元,比2023年减收14,230万元,下降25.8%,完成年初预算的74.1%,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8.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6,666万元,比2023年减支21,878万元,下降7.3%,完成年初预算的92.7%,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2.5%。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84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5,027万元,调入资金3,38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4,218万元,上年结余57,738万元,收入总计351,21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66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93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6,206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支出52万元,结余结转下年支出37,353万元,支出总计351,215万元,收支平衡。
决算数与快报数相比,收入方减少12万元变动情况为:经清算,能源公司税收清算补助变动结算补助收入减少12万元。
支出方减少12万元变动情况为:一是经清算上解支出减少20万元,其中:收入超基数上解减少2万元,可再生能源附加增值税上解减少18万元。二是结转下年支出增加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7,523万元,比2023年减收5,429万元,下降41.9%,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6.5%;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1,161万元,比2023年增支38,222万元,增长166.6%,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5.9%。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7,52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865万元,上年结转8,667万元,调入资金20,900万元,债券转贷收入148,161万元,收入总计194,11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61,16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23,616万元,调出资金7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8,409万元,支出总计194,116万元,收支平衡。
决算数与快报数相比,收支变动情况为:一是上解支出减少1万元。二是结转下年支出增加1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440万元,比2023年减收18,388万元,下降92.7%,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万元,比2023年减支9,26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收入总计1,44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万元,调出资金1,440万元,支出总计1,443万元,收支平衡。平衡情况与快报数一致。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42,324万元,比2023年增收11,536万元,增长8.8%,完成年初预算的100.4%;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40,494万元,比2023年增支9,904万元,增长7.6%,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42,324万元,上年结转31,854万元,收入总计174,178万元;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40,494万元,年终结转33,684万元,支出总计174,178万元,收支平衡。
决算数与快报数相比,收支变动情况为:一是市级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生变动收入增加439万元。二是市级统收统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生变动支出增加20万元。三是年终结转增加419万元。
(五)其他报告事项
1.债务情况
全县地方政府债务情况。2024年,施甸县争取到债券资金14.41亿元(新增政府债券2.57亿元、结存限额债券1.25亿元、再融资债券10.59亿元);全年自筹偿还地方政府法定债务0.31亿元。2024年末政府法定债务余额81.38亿元,严格控制在债务限额81.92亿元以内。
2.动支预备费情况
2024年县级安排预备费600万元,年度执行中预备费已全部动支。
3.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
2024年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
4.“三公”经费情况
2024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798万元,与2023年一致。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100万元,较上年度100万元无变化;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95万元,同比增加54万元,增长9.98%;公务接待费103万元,同比减少54万元,下降34.39%。
5.财政专户情况
截至2024年末,全县共有12个财政专户,存款余额1.12亿元(其中:非税收入专户0.04亿元、社保基金专户0.47亿元、代管资金专户0.56亿元、专项支出类专户0.05亿元),同比下降44.6%。2024年财政专户收入1.04亿元,同比下降16.5%,财政专户支出1.18亿元,同比下降6.9%。收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施甸县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云南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完善云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云人社发[2023]27号)等相关规定,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解市级统筹管理,同时,市级统一将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序时进度拨入财政专户;二是非税收入电子化改革,非税收入直接缴入金库,无需缴入非税专户管理。
6.重点绩效评价情况
完成全县58个部门及13个乡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及重点项目评价全覆盖,自评范围涉及公共环境卫生、道路交通、保障性安居工程、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农田水利、森林生态保护、民生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等领域,并对26个项目进行了财政绩效再评价工作,共涉及资金15,681万元。根据财政绩效再评价结果及项目执行情况,对8个项目中县级配套未支出资金2,498万元进行预算调减及4个项目不再纳入下年预算。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2024年,财政部门面对经济运行困难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防风化债任务艰巨、刚性支出增长等多重困难叠加的严峻考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顶压前行、攻坚克难,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迎难而上,收支承压稳大局。面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均呈现同比下降25.8%、41.9%、92.7%的减收态势,全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切实兜牢“三保”、刚性支出等各项工作底线,总体实现收支平稳运行。全年“三保”支出及刚兑法债本息支出21.02亿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67亿元的76%。
(二)奋发有为,向上争资成效显。全年共争取各类上级财政补助资金23.39亿元,完成年初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03.4%,全市增幅排名第一位,其中: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34亿元,同比增加0.19亿元,增长8.6%;争取到教育专项资金1.58亿元,同比增长0.36亿元,增幅29.5%;争取到县城排水防涝建设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0.41亿元。2024年全县财政自给率仅14.8%,剩余85.2%的支出均为向上争取到的补助资金。
(三)增强信心,减量聚力优支持。进一步加大力度统筹好财政存量和增量的财政政策,用好存量1.61亿元资金支持芒梗水库建设和城市排水防涝西防洪沟岔沟治理项目,统筹安排增量资金2.55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工代赈、中小企业技术提升改造、教育强国等项目推进实施。
(四)实干担当,民生福祉强保障。全县民生支出达23.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全力保障教育、卫生健康、就业、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养老待遇、困难群众救助等支出。持续深化“一卡通”专项整治,筹集3.12亿元惠民惠农财政资金及时足额直达群众“口袋”,惠及群众71.48万人次。
(五)勤勉尽责,防风除险固根基。全年“三保”支出18.5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7.5亿元,保工资10.28亿元,保运转0.72亿元,全年未发生“三保”风险事件。用好用足上级支持化债增量政策,有序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统筹各类资金,及时足额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2.52亿元;国有资产资源盘活收益0.73亿元。坚决贯彻落实平台退出任务,“封闭运行”置换债券资金,完成5户融资平台退出工作,守住了不“爆雷”、不滞后、不走样、不生事、不顾此失彼的底线。
(六)为民理财,依法审查受监督。严格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积极听取采纳县人大财经委提出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完善预算编制;切实发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的作用,规范预算执行,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主动听取、积极采纳、及时回应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推动一件件代表建议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更好助力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2024年是我县经济发展历程中极为艰辛的一年,在消费恢复缓慢、监管趋严趋紧、债务风险加大的多重压力下,县人民政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财政运行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趋缓,骨干税源支撑不足,收支“紧平衡”态势仍将延续;二是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三保”保障难度持续加大;三是政府债务结构不合理,本息集中到期,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任务艰巨。在2025年我们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注重目标引领,坚持干字当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以政理财”的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监督索引号530521025000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