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904-x/20251114-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住建局 |
| 公开目录 | 通知公告 | 发布日期 | 2025-11-14 |
| 文号 | 浏览量 | 0 |
c关于施甸县临时生活垃圾中转站垃圾转运异味扰民信访举报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
针对第二轮第一批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二督察组交办信访举报D53050020221118005问题,施甸县临时生活垃圾中转站转运垃圾过程中异味扰民。施甸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问题,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赴现场核查核实。经确认,临时中转站异味扰民问题客观存在,主要与垃圾转运衔接、日常管理及新站建设进度相关。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全力推进整改落地,现将具体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核查情况
接到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室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施甸县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交办投诉举报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施办字〔2023〕35号文件)后,县住建局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到临时生活垃圾中转站开展现场调查核实,通过查阅运营公司的作业台账、观察转运全流程等方式,全面排查问题根源。该临时中转站承担着县城及甸阳、酒房、旧城、万兴、姚关、摆榔、何元、木老元、仁和9乡镇镇区和村庄生活垃圾中转任务,服务约17.92万群众,因建设时间紧、功能定位临时,存在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短板。经核实,异味扰民主要原因包括:部分乡镇垃圾转运不及时,导致垃圾积压发酵后转运至临时站,发酵产生浓烈异味;站内日常洒水、除臭等管理措施执行不够到位,存在流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情况;临时站与周边居民区距离较近,作业时异味易影响居民生活;正规垃圾中转站建设进度需加快,临时站长期使用导致异味问题持续。
二、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
(一)整改措施。一是加大乡镇垃圾收集转运力度,做到日产日清,杜绝长期积压垃圾转运到县城垃圾中转站。二是全程跟进监督检查,将县城垃圾中转站洒水、降尘、除臭、冲洗、消毒等日常管理措施逐一落到实处,并健全管理台账,做到全过程记录、真改实改。三是在新的垃圾中转站建设期间,把临时垃圾中转站往西南方向移50米,降低对周边居民区的生活影响。四是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和《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相关规定,加快推进县城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确保尽早建成投入使用,提升垃圾中转站的转运能力。
(二)整改落实情况。一是强化乡镇垃圾转运衔接。加大对各乡镇垃圾收集转运工作的统筹力度,要求各乡镇生活垃圾收运工作要做到日产日清,明确乡镇垃圾收集转运责任与时限要求。建立“乡镇收集—专车拉运—站内输出”的闭环机制,增加转运车辆投入,优化转运时间,确保各乡镇垃圾当日收集、当日转运至临时站,杜绝长期积压垃圾入场。截至2025年11月12日,已实现全县乡镇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100%,临时站接收积压垃圾的情况彻底消除,从源头减少垃圾发酵产生的异味。二是严格日常管理监督。成立专人督查小组,每日对临时站洒水降尘、除臭作业、场地冲洗、消毒消杀等日常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程跟进检查。健全《临时生活垃圾中转站日常管理台账》,详细记录除臭剂使用量、洒水频次、冲洗时间、消毒范围等关键信息,做到全过程可追溯、全流程有记录。同时,组织作业人员开展针对性的工作要求,明确操作标准与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异味防控措施真改实改、落地见效。目前,临时站日常管理规范有序,异味扩散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三是优化临时站选址布局。在充分论证临时站地质条件、运输便利性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启动临时站西南方向迁移工作,将临时中转站从原址往西南方向迁移约150米,2024年7月14日搬迁后的生活垃圾临时中转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迁移后,临时站与周边居民区距离进一步拉开,异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将显著降低。四是积极推进新站建设。全力推进县城新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目前,新站已完成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正在开展设备调试运行。
三、整改成效
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推进,截至2025年11月12日,临时生活垃圾中转站异味扰民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乡镇垃圾积压入场现象全面杜绝,站内日常除臭、冲洗等措施规范落实,临时转运站迁移后生活垃圾转运垃圾工作有序推进,新站建设按计划开展。经走访周边10户居民,群众对整改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达100%。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巩固整改成果。常态化开展县城及乡镇垃圾转运督查与站内日常管理检查,确保日产日清、规范作业等措施长效坚持,避免问题反弹。
(二)畅通沟通反馈渠道。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