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06-6/20250711-00002 发布机构 施甸县自然资源局
公开目录 自然灾害 发布日期 2025-07-11
文号 浏览量 2
主题词 土地
2025年施甸县第二季度地质灾害情况报告

现将施甸县2025年度第二季度汛前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2024年汛后核查,2025年系统登记地灾隐患点178个,配备监测员330名。分乡镇情况如下:酒房乡14个,姚关镇25个,旧城乡15个,万兴乡18个,摆榔乡1个,仁和镇15个,木老元乡6个,太平镇17个,水长乡16个,由旺镇9个,甸阳镇15个,何元乡17个,老麦乡10个。

二、2025年度汛前工作推进情况

一是县人民政府于2025年1月11日召开了“全县2025年地震灾害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会议”对年度地质灾害防范工作进行安排,2025年5月14日召开了“全县202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对汛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安排。二是2025年3月20日制定印发了《2025年施甸县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方案》。按照县级方案要求,县自然资源局联合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3月底完成了地质灾害监测员培训,5月底完成178个地灾隐患点应急演练全覆盖;13个乡镇完成了年度防灾减灾方案制定,并开展了乡级年度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应急演练;同时,各乡镇各部门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已开展2轮次专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三、进入主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情况

(一)“龙舟水”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情况。一是及时预警预报。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严格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及时发出气象预警预报“龙舟水”降雨期间,施甸气象局发布短时强降水警报7次,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期;施甸县自然资源局、施甸县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Ⅱ级预警8次;施甸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5月27日启动了地质灾害防御IV级响应。二是加强调度和抽查。县应急指挥部对13个电话调度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情况10次,抽查监测员在岗履职情况300余人次。三是抓实风险隐患排查。县级领导、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联合省自然资源厅派出技术专家11人分5组,下沉13个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排查28次,出动100余人次;县乡村组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对178个登记隐患点开展全面巡排查,无新增隐患点情况;同时,对公路沿线、高切坡建房及河谷沟谷建房、在建项目、学校、医院、旅游景点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认真分析研判,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做到应转尽转,确保万无一失。四是坚决果断应急处置。采取紧急避让措施撤离5个危险点47人,其中:太平镇三个箐9户34人,仁和镇菠萝登2户6人,仁和镇火石坡1户1人,何元乡小坡脚1户1人,水长兵斗村2户5人。

及时叫醒叫应。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联动,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督促乡镇自然资源所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强化巡排查,尤其关注夜间降雨情况,务必做到“真叫醒真叫应”,坚决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

(三)加强巡排查。联合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到各乡镇、各隐患点开展巡排查和督促指导,将本轮降雨的地灾防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抓实抓牢。同时,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加强调度和检查频次,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项。

四、地灾防治项目实施情况

(一)2024年以前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情况。一是2010年以来,施甸县自然资源局共实施地质灾害工程治理项目共32个,争取上级到位资金7256.41万元。截至目前,32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通过终验,完成总投资7225.65万元,完成支付4609.69万元,支付率63.80%,未支付2615.96万元。其中:老麦乡茨通村思索邑不稳定斜坡、滑坡治理项目应付未付105万元。二是2015年以来各乡镇地质灾害搬迁避让1576户,补助资金3674万元已全部支付到位。

(二)2024年以来申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情况。一是施甸县何元乡大坡脚村小坡脚组后寨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甸县甸阳镇袁家村响水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甸县姚关镇瓦窑村白沙水小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甸县万兴乡东安村浪坝寨组滑坡及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4个治理项目,2025年4月2日完成勘察设计专家评审,2025年5月22日提交成果;计划2025年7月组织施工招标,10月组织施工,2026年4月底前完成施工。二是老麦小朴寨应急项目5月7日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60%工程量,受降雨影响,按合同约定的5月底完工无法完成。已发函提醒督促中标单位,加大施工力量投入,在保障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争6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同时,加强施工检查,对施工情况实行周报。三是姚关城墙和旧城新寨2个隐患点搬迁避让项目,涉及20户76人,申请已纳入省级第一批搬迁计划,2个点目前已获得用地手续并完成场地平整,并完成群众变迁动员工作。下一步,督促乡镇实施主体的责任,采取统规统建的方式,确保在2026年1月底前完成搬迁入住的任务。

五、下一步措施

一是持续抓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严格24小时值班带班制度,及时发出气象预警预报。二是持续开展风险隐患巡排查,按照地质灾害防御IV级响应要求,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自然资源所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应急值班值守及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情况调度;同时,联合地质灾害驻县联乡技术指导站人员下沉一线,协助乡镇、村、组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隐患排查。三是持续做好紧急避让撤离人员关心帮扶工作,坚决杜绝人员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