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946-1/20251017-00001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姚关镇 |
| 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发布日期 | 2025-10-17 |
| 文号 | 浏览量 | 0 |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湛蓝晴空下,姚关镇的稻田铺成金色海洋,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垂向大地,风过时掀起层层浪涌,阳光裹着稻芒的暖光,将秋日的田园染得格外明媚——这是姚关镇最治愈的丰收底色。
田埂上,杨大叔的身影满是喜气。他双臂环抱着刚割下的稻穗,金黄谷粒在臂弯间微微晃动,右手攥着的镰刀还沾着新鲜稻秆,黝黑的脸上笑纹舒展,连眼角都透着满足:“今年稻子穗沉粒满,田底下的鱼虾也肥,收完稻子捞鱼虾,还能引着客人来农家乐尝鲜!”
这份丰收的底气,源自姚关镇“稻渔共生”的双循环智慧。稻田里,鱼虾在稻株间自在穿梭,既能松土增氧、吞食杂草害虫,排泄物还能化作水稻的天然养料;水稻则为鱼虾遮阴避阳、净化水体,形成“稻护渔、渔养稻”的生态闭环。一亩田不仅稳收优质稻谷,还能收获鲜活鱼虾,更催热了村里的农家乐生意。
如今,镇里的农家乐成了秋日“打卡地”。游客们踩着田埂看收割机穿梭,跟着村民体验捞鱼虾的乐趣,转身就能在农家院里尝到刚煮好的稻花香米饭、鲜美的红烧稻田鱼。金黄稻浪、鲜活水产与农家乐的烟火气交织,不仅让“一田双收”变成“一景多赢”,更让姚关镇的秋收,成了人人向往的田园丰年。
来源:姚关镇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