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39-x/20250610-00002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太平镇 |
公开目录 | 乡镇概况 | 发布日期 | 2025-06-10 |
文号 | 浏览量 | 80 |
太平镇乡镇概况
一、概况。太平镇位于施甸县西北部,奴江东岸。地处东经98°54' 35"至99°05' 10"、北纬24°40' 55"至24°54’09”之间。太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拔1850米。东与由旺镇相连,西与龙陵县腊勐乡隔江相望,南与何元乡毗邻,北与隆阳区蒲缥镇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4.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0.63公里,全镇总面积235平方公里。太平镇人民政府驻太平村太平街,距施甸县城53公里。全镇辖太平、莽林、等子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蒋家、地理、李山、椅子山、兴华、东蚌、柳树水、田头、长安、龙洞、下坝、大坪子、乌木、思腊、绿水15个村民委员会,190个自然村,196个村民小组。2023 年末户籍人口31439人。有佤族、彝族、傈僳族、布依族、景颇族、傣族、布朗族、白族、藏族、阿昌族、回族、满族、纳西族、哈尼族、壮族、苗族、拉祜族、瑶族、怒族、普米族、德昂族、独龙族、蒙古族、基诺族、水族等共25个少数民族2143人。太平地处怒山尾翼山地峡谷区,地形多变,地貌复杂,河谷纵横交错。境内东北部的蜂窝山海拔2314米,西南面的怒江沿岸海拔650米。海拔高差相对较大,立体气候明显,冷、温、热三带并存。境内极端最高气温达41C,极端最低气温达-3.3C。由于山高谷深、垂直气候的特点,为全面发展粮、蔗、烟、林果等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经济发展。2024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4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13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3亿元;贷款余额2.8亿元。
三、乡村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1+N+N”指挥体系、“四个不摘”和“一平台三机制”要求,切实抓好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抓实动态监测,守底线。按照“不少一村、不漏一户、不留死角”的原则,用好“四级预警、三级核查”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在常态化监测基础上,通过“农户主动申报、村组网格员入户监测、部门数据筛查、挂包干部入户调查”四级预警方式,及时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出现的问题。2024年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30户99人,风险消除48户175人。全镇系统内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共2970户11800人,其中脱贫户2828户11469人,三类监测对象375户1128人,雨露计划完成申请463人次。抓实责任帮扶,惠民生。持续完善帮扶政策“工具箱”,列出14个方面53项到户帮扶措施,全力推广“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2024年全镇“政府救助平台”群众累计提交申请147件,其中已办结144件,办结率97.95%。实施“防贫保险”,全镇投保24415人,共结案理赔22起,理赔金额29.45万元。提升低收入人口保障水平。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库,确保符合条件的易致贫返贫人口应保尽保、应救尽救。2024年12月我镇发动全镇干部职工及县级挂包单位,进行产业扶贫捐款,共计30500元,全部用于帮扶我镇两年未消除风险户。抓实稳岗就业,促增收。截至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16865人,有序组织转移就业14247人,落实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生活补助92.45万元,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476个。通过推送公众号、纸质宣传单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召开现场招聘会20余场,参加人次达455人。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户460万元,完成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100万元,为脱贫人口创业就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蒋家安置点蔬菜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完成,集镇安置点蔬菜大棚及配套项目正在建设,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不断推进,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健全。抓实集体经济,增动力。整合发展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全年18个村完成村集体经济收入271.17万元。
四、以助农增收为根本,挖掘资源优势潜力,产业发展实现多元突破。种植发展提质增量。2024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2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71万亩,产量1.89万吨;蔬菜面积3.1万亩,产量3588.92万公斤;油料作物941亩,产量12.57万公斤;其他作物面积3090亩。完成收购烟叶453万斤,实现上等烟比例75.13%,收购均价37.54元,产值8553.5万元,烟叶税1881.7万元。畜牧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全镇肉牛出栏8525头,存栏15704头;生猪出栏13.7万头,生猪存栏9.68万头;羊出栏837只,存栏726只;家禽出栏27.9万羽,存栏11.57万羽。完成禽蛋产量250吨;肉类总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