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42-9/20250721-00004 发布机构 施甸县万兴乡
公开目录 救灾 发布日期 2025-07-21
文号 浏览量 7
主题词 其他
万兴乡精准避险:暴雨未至人先安,13名群众成功避险


万兴乡面对7月持续强降雨的严峻考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防灾关口前移,以高度警觉成功转移安置13名身处险境的群众,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实堤坝。据万兴乡政府负责人介绍,此次转移的4户13人中,3户位于地质灾害监测点(共8人),1户虽不在常规监测点但也面临严重风险(共5人)。

关口前移,织密“安全网”:在雨季降临前,万兴乡政府便未雨绸缪,组织乡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员深入一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将排查范围延伸至潜在风险区域。根据精准研判结果,果断对风险突出的3处隐患点群众实施紧急转移:中山村土地塘组地质灾害点赵明灯户5人、长浪坝村马家山组地灾点马银军及马子华2户3人、万兴村黑龙潭组苏翠富户5人(该户虽不在地灾监测点名单内,但排查发现其院前已出现严重滑坡迹象)。

风雨同舟,安置暖人心:转移工作高效有序,彰显基层担当。中山村驻村工作队员调集2辆小卡车、10名队员,帮助赵明忠户将生活物资悉数转移至安全地带。长浪坝村干部妥善将马银军等3人安置于万兴小干田安置点。万兴村干部则迅速将苏翠富1家5人转移至安全的党员活动室暂住。细致周全的安排,让转移群众生活无忧。

精准避险,危房终损毁:就在转移完成不到一周,无情的雨水便验证了决策的精准性——这4户人家的房屋相继出现不同程度损毁。中山村驻村队员杨品成回忆:“我们中山村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中山村土地塘二组赵明灯家的厅房、厢房的位置出现坍塌,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中山村的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及时到赵明灯家组织救援,并将他家全家5人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撤离短短3天后,他家的房屋便轰然倒塌。”万兴村总支部委员会书记:“由于近日来暴雨的冲刷,苏翠富家前这块地势下沉5米左右,住房岌岌可危(虽非监测点但风险极高),我们及时把情况反映给乡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群众20余人,把苏翠富家5人及时地到我们就近的党员活动室安置,才避免伤亡。现在苏翠富家生产生活稳定。”

全面布控,守护无死角:万兴乡政府负责人强调,此次成功避险得益于全面的风险排查和果断的转移安置。目前,全乡范围内确定的18个地质灾害监测点,36名检测员和乡村两级干部正24小时密切关注雨情和地灾点变化,确保一旦发现险情能够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平安无恙,感恩政府情:惊险过后,被转移群众无一人伤亡。目前所有人员生产生活平稳,对政府的及时救援满怀感激。中山村土地塘二组受灾户赵明灯女婿宁颖琦:“自从我们家滑坡以后,房子已经拉裂,这段时间是雨季,感谢乡村领导转移我们来这边住,住在这边地方宽敞、地势也好,比那边么相当安全,相当感谢乡、村人员地帮助。”

黑龙潭苏翠富等村民反复表示:“多亏了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一位参与安置的干部转述道。这份发自肺腑的感谢,是对万兴乡党委政府担当作为最真实的回响。

风雨无情,人间有爱。万兴乡此次防汛救灾的主动作为,特别是对常规监测点之外风险的敏锐捕捉和处置,生动诠释了“防”字当先的深刻内涵——未雨绸缪的行动力与全面细致的风险管控,是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坚实的堡垒。


来源:万兴乡人民政府公众号

文图:苏正强  编辑:苏正强  审核:吴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