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5914-6/20250805-00003 | 发布机构 |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8-05 |
文号 | 浏览量 | 0 |
徐燕、赧树英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体美艺术教育水平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艺术教育根基
一是优化师资配置。近两年,全县通过校园招聘、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教师招聘等方式招聘音体美教师共31名,用于补充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师资力量。目前全县有音乐专业教师165人,美术专业教师146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8人,省级音乐学科带头人1人。二是推动教师专业复位。开展全县农村教师岗位专项清理工作,明确要求音体美专业教师不得兼任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学任务。建立教师岗位动态监管机制,每学期对学校教师任课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兼任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三是优化资源辐射引领。2024年全县组建了3个城乡学校(园)共同体(学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优质资源全覆盖,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总片区长学校统筹领衔学校与成员学校教师跟岗交流,开展一体化的教学教研活动,推进课程实施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质量评价统一,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共通、师资共培、质量共升。
二、深化课程改革,丰富艺术教育内容
一是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严格规定小学1-6年级每周艺术课程不少于4课时,初中每周不少于2课时,确保艺术课程开齐开足。将艺术课程开课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课程开设情况进行督查。二是开发特色校本课程。鼓励农村学校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校本课程。目前已要求各学校积极上报校本课程,计划在年内开发10门特色艺术校本课程,并在部分学校进行推广使用。三是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制定年度活动计划,确保每所农村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通过讲座、工作坊、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三、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艺术教育设施
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的投入,2018年已投入5800余万元为全县各学校改造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艺术教学场地,配备钢琴、电子琴、画架、画板等教学器材余套,为各学校提供硬件保障。二是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建立学校艺术教育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配备专人负责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制定设施设备使用计划和操作规范,定期对教师进行设备使用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设备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撤并的学校,由中心学校对相关设备设施统一管理、调配,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宣传引导,争取家长支持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普及艺术教育知识,转变家长“重智轻美”的观念。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艺术课堂,观看学生艺术成果展示,让家长直观感受艺术教育的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农村学校艺体教师建设、补齐教学活动短板、加强设施配备,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艺术水平。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