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01525914-6/20250805-00005 发布机构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5-08-05
文号 浏览量 8
主题词 教育
施甸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对政协施甸县十届四次会议第10040058号提案的答复



李军、尹自鹏、蒋余璘、杨波、李绍兴、杨再龙、杨宏、刘青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施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始终将其作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活动,致力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一、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目前,我县已建成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部分乡镇建有“两个一”(一个全民健身广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和行政村全民健身器材设施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城市街角公园、公园绿地以及闲置的 “金角银边” 区域,在体育公园、太阳湖、月潭公园等多个公园绿地内安装了丰富多样的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织密了群众身边的健身网络,让居民出门就能便捷地参与健身活动。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2%;全县《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总体合格达标率92%以上;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到50%以上;全县建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992个,体育设施面积77.88万平方米,全县28.1万人,人均体育场地达到2.77平方米。

二、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积极组织指导开展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大力支持和鼓励各体育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2024年以来全县共组织了奔跑吧青少年系列体育赛事、职工篮球赛、职工围棋比赛、攀岩赛、轮滑赛、全民健身交流活动等10余次赛事活动,承办了保山市第五届市运会,不断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打造品牌赛事,举办了“村ba”保山市选拔赛、施甸县登高赛、五人制足球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吸引了众多专业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参与,有效提升了我县的体育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赛事与其他产业融合,积极推动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赛事为平台,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例如,结合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仁和镇、太平镇的耍龙舞狮以及旧城泼水节陀螺比赛,将体育赛事活动与旅游线路相结合,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赛、旅游,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体育赛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加快体育人才培养

一是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将三大球,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列入年度体育赛事活动计划并认真实施,施甸县业余少体校组建了县二中训练基地(田径、足球),县一中训练基地(游泳),不断提升青少年的体育技能水平。二是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健身效果和安全意识。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增加体育场地设施数量、面积,丰富体育活动种类以及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对体育健身场所的“急难愁盼”,提高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争取项目,着力加强县级公共体育设施“两馆一场”(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的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和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大力改善和提升全民健身环境。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加强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公园、社区文体广场以及足球、篮球等场地设施建设。

(二)提升体育活动服务水平,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科学健身中心,举办形式多样的科学健身指导活动,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完善研发推动运动处方体系,打造体质测试、运动能力评估、个性化健身指导方案、健身效果评价等内容的健身指南。

(三)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发挥全县体育总会的带领作用,进一步健全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

(四)大力发展体育健身赛事。进一步创新体育赛事活动形式和内容,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群众的健身需求,2025年继续打造“月月有比赛,人人可参与”,每月举办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活动,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引导群众树立科学健身理念,养成良好健身习惯,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建设健康施甸、幸福施甸做出积极贡献,大力普及全民健身,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办人民满意的体育。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