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施甸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索引号 11533022015259234k/20250805-00006 发布机构 施甸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5-08-05
文号 浏览量 4
主题词 文化
(2025年)对政协施甸县十届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的答复

对政协施甸县十届四次会议第42号提案的答复


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完善制度,加强文化活动场所管理

一是制定出台县级管理制度。目前缺乏县级层面的管理制度,下一步将根据实际,制定出台县级管理制度,加强对文化活动场所的管理。二是规范管理。每个文化活动场所均指定专人管理,在日常活动开展以及日常管理中做好本职工作,维护好活动场所的卫生情况与安全情况,专人专责。

二、加强各级监督,加大对文化活动场所管护

一是加大监督力度。县级主管部门定期听取乡镇对文化活动场所使用管理情况,积极与乡镇对接,突出各区域自身特点,对闲置的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活化利用,拓展其综合使用功能,满足不同区域群众需求,保障各场所建有所用,用有所效。二是加大巡查力度。文化站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工作,检查各文化活动场所使用情况,认真检查体育器材、桌椅、门窗、消防等基础设施。

三、拓展功能使用,发挥文化活动场所效能

一是打造活动加大文化活动场所使用。姚关在文化场所组织开展荷花节、小龙虾节,举办山歌赛、民歌民舞大赛,发挥好活动场所作用,真正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目标。旧城乡扩建了泼水广场,占地面积2500㎡建设投资29万元,为旧城乡举办民俗节庆活动提供了重要设施保障,可以容纳1000多人进行泼水狂欢和开展文艺表演。2023年、2025年的泼水节期间举办了两次省级规模的陀螺赛事运动,邀请了各州市的陀螺爱好者前来参加。二是拓展文化活动场所多功能使用。水长村对“稻母广场”、丰收巷文化带进行了改造,充分融合了农耕文化、乡愁记忆和稻母文化三大元素。把“稻母广场”打造成为水长乡特色文化的窗口,日常满足村民日常文化活动需求,也彰显了文旅融合的发展目标。旧城乡把老文化站(闲置)改造成职工之家,增设文化和体育设施,既利用了闲置资源,又让职工在空暇之余有处可去。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关注,真诚地希望您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县文化旅游事业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