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施甸县各乡镇“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2日 08:12 浏览:[] 作者:杨涵 李桂雪 瞿向平 杨如婷 李志彤 段慧怡 杨晓菲 王星娜段思塬 李虹兴 曾熠 杨红艳 杨玲 苏正强 陈毕露 段娜 张光金 李梦婷 范如意 李星平 毕海燕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近日,在施甸县的各个角落,一股温暖的青春力量正在涌动,施甸县各乡镇的“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太平镇

这个假期,太平镇莽林村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课程中特别加入了价值观培育主题活动。在互动环节,孩子们分组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作,展现出孩子们对价值观的独特理解。精心制作的动画视频,气氛热烈的互动环节,充满童真的画作……志愿者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成功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价值灯塔。


摆榔乡

摆榔乡摆榔村的志愿者们满怀热忱,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温暖与幸福。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展开了梦想的探讨,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有人想成为医生,拯救生命;有的想遨游太空,探索宇宙;有的想教书育人,传递知识;还有的想成为军人,保家卫国……无限憧憬都饱含着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学习小能手”们在大哥哥,大姐姐的陪伴和辅导下,不仅攻克了学习上的难题,更掌握了不少的“学习小妙招”。此刻,充斥着爱与温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也燃起了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与孩子们的梦想相伴而行。志愿者还与小朋友一同观看《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是一次触及心灵的深刻体验,温暖与希望长驻孩子们心间。


甸阳镇

在甸阳镇大寨村,大学生志愿者们向孩子们深情地讲述着榜样人物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早已红了眼眶。那纯真的面孔流露出了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勇气与决心。退伍老军人的红色故事分享无不流露出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忠心,“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娃娃们要珍惜,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老兵质朴言语直击孩子们心灵,爱国情怀已然热血沸腾。志愿者们以情景模拟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学会自我保护,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

甸阳镇乌邑村,随着“情倾故乡·点亮未来”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已经进入第三天的课堂依旧气氛热烈,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老师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遇到数学几何证明题,老师会在草稿纸上细致地画出图形,一步一步推导论证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辅助线的添加思路和逻辑推理方法。在解答英语阅读理解题目时,老师会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讲解生词和长难句。同时,传授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文中精准提取关键信息。


仁和镇

在仁和镇,“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保山市第二届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吸引了170余名仁和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用实际行动丰富家乡儿童的假期生活。此次活动为期5天,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家乡儿童聚集在一起,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涵盖多个重要板块,致力于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仁和镇土官村的服务活动也如约而至,活动招募了具备舞蹈、绘画和书法等特长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极大满足了小朋友们的兴趣爱好。来自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小何老师积极与小朋友互动,鼓励小朋友们大胆表达寒假趣事,并让小朋友们思考眼中的大学,在他们 心中悄然埋下希望种子。来自舞蹈表演专业的小杨老师则专门为小朋友们编了一支简单的傣族孔雀舞,期待用余下几天服务期让小朋友们呈现一个简单小舞台,让小朋友们感受舞蹈的魅力和自信。在志愿者们心中,这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爱心汇聚,更是一场扶志扶智的生动实践。


旧城乡

旧城大田坝村积极响应志愿服务周活动号召,组织本村返乡大学生为村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为儿童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大学生志愿者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村内儿童的学习需求,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辅导模式,为孩子们解决了多个学科的疑难问题。同时,志愿者们还将组织开展阅读分享、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等多个趣味活动,这不仅为村内儿童提供了学习上的帮助,也为返乡大学生搭建了服务家乡、回报社会的平台,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酒房乡

在酒房乡旧寨村,一名老师和志愿者扮演哥哥姐姐、朋友伙伴、辅导老师三重角色,直接服务21名学生,这是知识的传递,是梦想的接力,更是对家乡学子深深的关爱与期待。志愿者、辅导老师始终坚守岗位,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复杂的公式变得生动易懂,陌生又拗口的单词变得熟悉,古诗文里到处流露着人生的真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象化……在这场知识的盛会里,到处激荡着语言文字的魅力。


由旺镇

由旺镇源珠村,大学生志愿者亲切的笑容和耐心地引导,让孩子们原本有些拘谨的神情逐渐放松,欢声笑语在村活动中心回荡。有趣的动画视频、通俗易懂的讲解,很快使孩子们对安全知识有了深刻地理解。在这有趣的教育活动中,作业辅导也没被落下,那深奥的题目马上就有了着落。一位家长激动地说:“平时我们忙于农活,根本没时间辅导孩子学习,也很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何元乡

何元乡何家寨走进了两位志愿者。众多留守儿童也在此刻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与关怀。课堂上,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不仅学业上有了很大进展,心灵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抚慰,志愿者们为儿童及其家庭送去了切实的帮助,也让社会更加关注这一群体的成长。


木老元乡

在木老元乡龙潭村,大学生志愿者杨红艳和同事共同为孩子提供学业辅导。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有了小老师。在辅导过程中,个性化的方法层出不穷,一张被分成不同份数的纸教会了孩子们分数;有趣的故事书和角色扮演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卡片上的图案教会了孩子们不少的英语单词。这条志愿之路上,大学生们一直都在。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期待,是志愿者心中的责任。


姚关镇

一群怀揣着爱与梦想的大学生在姚关镇山邑村组织了一场以“榜样精神传承”为主题的分享会。引导家乡的孩子们学习榜样人物的高尚品德和奋斗精神。“草鞋书记”杨善洲,“小镇做题家”桂海潮,每一位志愿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老书记和航天员的奋斗历程和榜样力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榜样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志愿者眼中,此次志愿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


水长乡

在水长乡组织辖区内假期返乡大学生开展了“走进稻母之乡,解密稻母密码”寒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增长本领,为基层注入青春动能。“稻母之乡”是近年来施甸县重点打造的四张名片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稻母文化”,活动当天,大学生志愿者们携手乡域小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有趣的稻母密码探索之旅。大家都说,作为水长人,他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了解稻母文化是必需的,传承稻母精神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万兴乡

万兴乡大水村在志愿服务周活动中积极与儿童交流互动。聆听他们的心声,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对有需要的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健康向上成长。课堂上,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志愿者们主动引导,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积极组织了观影和做趣味游戏,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制作纸飞机,并鼓励他们在飞机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