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刘杰一行到施甸县开展定点帮扶调研工作。施甸县委书记周耀泉陪同调研,双方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化校地协作,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在由旺镇杨家村举行帮扶资金捐赠仪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向施甸县捐赠20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定点帮扶项目建设。仪式后,调研团慰问了驻村工作队员,详细了解杨家村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帮扶成效,强调要持续加大人才振兴力度,精准摸清本地人才底数,通过政策激励与情感动员,吸引更多在外人才返回家乡、建设家乡。
调研团来到施甸产业园区华兴片区,走进云南中磊石业有限公司考察。在听取园区管委会及企业负责人汇报后,调研团表示,将推动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需求对接,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调研团抵达施甸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重点关注施甸富硒产业,提出要发挥高校农业专业优势,推动高新农业技术在施甸落地,助力富硒产品从技术研发、样品培育,逐步转化为商品、形成品牌,最终打造知名品牌。
在甸阳镇张家社区莽索自然村旅居示范点,调研团表示,可结合高校在地质、文旅规划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助力施甸整合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居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施甸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调研团强调将通过“同乡招商引资”等方式,依托高校校友资源和平台优势,帮助施甸县拓展农特产品销售市场,打通产销“最后一公里”。
在施甸县第一中学,针对提升当地教育质量,调研团表示将从观念思路上为学校提供支持,帮助学校明确发展方向、办出教育特色,同时通过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式,助力该校及全县学校提升教学水平,为乡村振兴培育后备人才。
此次调研中,双方均表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施甸县的友谊将持续深化,施甸作为校地“产教融合基地”,将与高校在人才、科技、产业等领域实现双向赋能、共同进步,推动定点帮扶工作结出更多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