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科技赋能施甸乡村产业振兴添新引擎——王建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08:29 浏览:[] 作者:陆应仙 赵海乐 苏绍章 刘瑛丽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8月4日,王建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在施甸县太平镇椅子山正式挂牌。这一平台的搭建,将依托科研创新破解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难题,为施甸县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能,开启产业升级新篇章。

袁隆平院士博士研究生、二级教授王建龙,湖南省农科院院长余应弘,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李小林等专家组一行,实地查看了椅子山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水稻秸秆转化科研成果应用地,并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

随后,王建龙、余应弘、李小林等专家与保山向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为工作站揭牌。太平镇椅子山村向王建龙专家颁发了“荣誉村民”证书。

据了解,该工作站由王建龙专家团队联合保山向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科研队伍,核心任务是拓展水稻附属物资源化利用领域,探索其多元化及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模式。团队将把施甸水稻母本的水稻附属物资源,综合应用于经济林及林下经济成果转化,实现水稻附属物变废为宝。这一举措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让秸秆和废弃谷物得到有效利用,真正推动让荒山变果山,果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为老百姓装满粮袋子、鼓起钱袋子贡献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该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将重点围绕 ‘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八个字展开工作。‘科技支撑’就是要依托专家团队的力量,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为当地林下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创新发展’则聚焦于创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发,通过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让农民的‘粮袋子’装得更满、‘钱袋子’铺得更实,切实提升收入水平。”袁隆平院士博士研究生、二级教授王建龙说。

保山向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秉承“精准+长效”理念,采用“政府+集体经济+公司+基地+农户”五方联动模式运营,致力于全链条升级产业振兴模式,让产、供、销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公司将借助专家团队在产业打造上的丰富经验,解决林果产业及林下绿色产业发展中亟须攻克的技术性难题,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同时在专家指导下,制定林果产业及林下绿色产业发展战略、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及产品发展规划,打造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化产业帮扶举措,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工作站已配备专属办公区、实验室及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科研人员调配和专项经费保障均已落实,将聚焦水稻、林果、林下产业三大核心领域展开技术攻关。

“有了专家团队的加持,我们的发展底气更足了,下一步就是要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让更多的农户跟着产业一起致富起来。”保山向木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自梅

“以前,麦秆、玉米秆这类农作物秸秆常被随意堆放在家附近,既占地方又不美观。如今,这些秸秆被用来制作菌筒,我们不仅能从中获得一份收入,还能在这儿打工挣钱。而且现在还有不少人来采摘菌类,这对我们来说,实实在在是件大好事。”农户杨克仙说。

按照规划,工作站未来将筛选出优质水稻不育系品种的同时,建成林下食用菌及黄桃等水果试验示范基地,形成3项林下产业技术规程,带动400户以上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