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施甸民众热追微短剧《滇缅公路》 引发强烈共鸣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10:12 浏览:[] 作者:毕海燕 冯江楠 蒋皓 保山融媒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近日,以滇缅公路历史为题材的微短剧《滇缅公路》在各大平台播出,施甸民众积极收看,这部生动再现抗战时期滇西人民伟大奉献的作品,在施甸引发热烈反响,唤起了人们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刻铭记。


太平镇

“看完微短剧《滇缅公路》,我的内心相当激动。我就是在滇缅公路旁边长大的,这次也很有幸参与了微短剧的拍摄,剧中的很多情景,我也从老一辈口中听到过,我的爷爷也参与了滇缅公路的修筑,这条用血肉之躯开辟出来的生命线,是云南各族人民众志成城的最好见证,作为一名村支书,在滇缅公路旁边的这片土地上,我要积极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太平镇大坪子村党总支书记杨锡君说。

“在观看完微短剧《滇缅公路》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条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公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去感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铭记历史,肩负起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使命。”施甸县太平中学教师蒋海说。

“看了微短剧《滇缅公路》,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从小走着这条路长大,八十多年过去了,这条用血肉筑成的生命线依旧畅通无阻。这是千难万险与万众一心铸就的历史丰碑,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一寸山河一寸血,吾辈当自强’。”施甸县太平中学九年级学生蒋艾轩说。

“我们从小就在滇缅公路旁长大,也听村里的老一辈讲述过很多关于滇缅公路的故事,这条路,不仅是‘伟大工程三千里,数月完成凭苦干’的伟大工程,也铭刻着云南各族民众‘努力完成生命线’的抗战决心,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太平中学九年级学生蒋梓沫说。


筑路民夫后代

“作为滇缅公路筑路民夫的后人,我难以想象在那个年代,爷爷他们那个时候也只有12岁左右,就用双手、用原始的工具,甚至用生命,在悬崖峭壁间凿出了这条‘抗战生命线’。爷爷生前很少提起那段岁月,但每当他说起时,从爷爷的眼神里总是闪烁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坚毅。他说,那时候没有路,就大伙一起挖、一起凿石头、一起抬几包土;饥饿、疾病……每一天都在忍,但都在一直挖着路,修着路。眼里只有挖路,因为那个时候,爷爷他们明白,这条路,是打战打赢的希望。 在观看微短剧《滇缅公路》的一些片段当中,从民夫们手中的工具看到了我爷爷的影子,我现在也是一名公路人,只不过和爷爷他们那个年代有所不同,从爷爷他们用的是锄头、凿子变成了现在机械设备,我们修筑的公路桥梁也不再是为了战争中的生死驰援,而是为了经济发展的血脉畅通,但我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筑路人’三个字背后的责任与担当从未改变。爷爷那一代人教会我的是,路,不仅是脚下的通途,更是信念的延伸——只要心怀家国,再难的路,也能一寸一寸地铺就。”滇缅公路筑路民夫后人蒋皓说。


旧城乡

“看了《滇缅公路》这部微短剧,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滇缅公路是抗战‘生命线’,凝聚着20万民众的血汗,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在艰难条件下开山辟路,其坚韧与牺牲精神令人动容。这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展现出各族人民在国家危难时刻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伟大力量。作为乡村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我们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等难题,和当年修筑滇缅公路一样困难重重。但剧中先辈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团结群众,发挥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为乡村振兴努力。同时,也要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行。”旧城乡新街村党总支书记赵加梅说。

“观看了《滇缅公路》这部作品,我深受震撼与教育。作为旧城乡文化工作者,我认为乡村文化工作不仅是组织文体活动,更是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做好‘挖掘’与‘传承’的文章,结合‘茶马古道’等,深入挖掘、整理这些散落的‘红色记忆’,让历史有据可查;创新‘宣传’与‘教育’的形式,利用乡电影院、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组织更多像《滇缅公路》这样的优秀历史影片展映,将观影这份感动转化为切实的工作行动,让红色基因在基层焕发新的时代光芒。”旧城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群说。

“这部剧最打动我的,是无数普通人的身影:老石匠用裂口的手凿开顽石,青年学子在暴雨中勘测路线,南洋司机冒死运送物资……他们素不相识,却因守护家园的共同信念凝聚成墙。那悬崖边未竟的路基、散落的锈镐,正是‘无形丰碑’最动人的注脚。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这部剧让我深刻思考‘如何为孩子讲好历史’。滇缅公路不仅是地理通道,更是民族精神的课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让下一代明白‘路’从哪里来、由谁开辟。我们将这份感动带进课堂,通过故事、影像与讨论,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车水马龙,源于昨日先辈的脚丈手凿;未来的远方,更需要铭记来路、珍惜当下、奋发向前。这条路,铭记的是历史,照亮的是童心,指向的是未来。”旧城乡中心完全小学六年级(一)班教师尹露娟说。

“这部剧不仅讲述了一条路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当无数普通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就能凝聚成强大的力量,跨越一切困难。滇缅公路是交通线,也是一道民族精神的丰碑。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坚韧、勇敢、团结的宝贵品质。作为一部影视作品,它用真实的历史和动人的故事,唤起了我们内心的自豪与自信,也让新时代的我们更加珍惜今天、奋发向上。”旧城乡中心完全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杨陈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