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施甸县紧紧围绕各级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职能定位,深挖县域资源优势,加强部门协作,打出一套助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组合拳”,全链条赋能提升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质量。
高位推动,强化“组织力”
施甸县坚持把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工作列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强化创业帮扶、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纳入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会议和定期召开的军地联席会议重点工作,统筹安排部署与研究推进;同时强化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充分调动并引导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彰显社会责任,为全面拓展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新渠道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建档立卡,提升“精准力”
一是完善档案,建立数据库。以退役军人返乡登记办理为契机,摸清创业就业意愿,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专属数据库,精准提供就业推荐、政策推送服务,实现人岗高效匹配,提升创业就业成功率。二是发放“暖心礼包”,做好政策宣传。退役军人返乡报到期间,将接收创业扶持政策、就业信息、急需岗位清单及双拥企业目录等整理成册政策“暖心礼包”,并及时召开座谈会宣讲政策,助力其精准创业、尽早就业。一年来,施甸县共接收2024年度退役和转业士兵92名,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2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90名;为9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建立创业就业数据库,发放政策“暖心礼包”90余份。
部门联动,增强“行动力”
一是构建“退役军人就业联盟”。深入挖掘全县企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双拥成员单位及双拥企业的用人需求,摸清岗位空缺底数,建立就业岗位储备库;加强企业间协作,推动各用人单位协定优先招录退役军人,与双拥企业签订协议,明确每年专门为退役军人设置一定数量岗位;每年组织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仪式,同步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邀请县内多家企事业单位、劳务派遣企业参与,现场设立就业咨询服务台,通过面对面答疑、现场招聘登记,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广泛就业选择。
二是建立全县企事业用人岗位设置联系机制。对接县内各企事业单位与就业培训机构,搭建集就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多元服务平台,借助劳务输出优势,挖省内外优质岗位,精准匹配并优先推荐给退役军人,持续拓宽双向互通的就业桥梁,推动退役军人就业率稳步提升。
三是搭建政策咨询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与县人社局、县众城人力资源公司的合作,搭建涵盖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务工信息、岗位推荐及施甸零工市场信息的服务平台并及时推送;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服务窗口等渠道,介绍岗位信息、薪资待遇,解答创业政策疑问,及时回复线上留言,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效率与便捷性。全年共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场,参与招聘企业15家、企事业单位5户,100人次参与应聘,21人成功签约就业;发布招聘信息100余条,开展岗位推荐20余次。
强化培训,提高“竞争力”
施甸县紧盯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下足“绣花功夫”。在3月、9月退役士兵集中报到期间,积极动员退役军人参加技能培训,组织县、乡两级服务站工作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点对点、面对面开展精准培训政策宣传动员。设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意向登记环节,围绕其专业背景、兴趣特长“量体裁衣”设计培训内容——除开展烹饪、电焊、驾驶等传统技能培训外,积极拓展电商、挖掘机操作等契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着力实现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让退役军人走出“训练场”就能精准踏入“职场”。此外,联合人社、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对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开展政策性、适应性培训,帮助其尽快转变角色、融入社会。一年来,共有35名退役军人参加政策性职业技能培训,20人已取得相关证书,累计支付培训机构费用10.53万元;97名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或就业。
关注军创,激发“带动力”
施甸县每年选取2户左右优秀创业代表,邀请其为参加培训的退役军人分享创业经历、提振创业信心;同时组织退役军人到不同类型的军创企业参观学习、交流取经,进一步坚定其创业决心、激发创业斗志。目前,全县共有军创市场主体437个,其中军创企业63户、军创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个、军创个体工商户310户,累计吸纳就业1758人,带动597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军创企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