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条“老百姓做梦都没有梦到”的柏油路,已真切环绕在施甸县万兴乡教场坝自然村的田间屋舍之间。在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持下,这条总投资270万元的进村主干道正式建成通车。它不仅圆了村民们的“公路梦”,更铺就了一条连通民心、激活产业的乡村振兴“幸福路”。
教场坝自然村隶属万兴乡万兴村,52户218人中,大部分以种植萝卜为主要营生。过去,狭窄泥泞的土路每逢雨季便污水横流,大型农机无法进村,成熟的萝卜只能靠人背马驮运出山区。出行不便与产业发展受限,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双重瓶颈。
2024年底,万兴乡人民政府积极申报的2025年上海市对口帮扶项目——施甸县万兴乡万兴村核桃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获得批复,并于2025年2月正式动工。经过11个月的奋战,项目核心工程实现“质效双优”:修复破损道路5200平方米,支砌挡墙160立方米,架设混凝土预制涵管80米,铺设进村主干道沥青柏油路面2.1公里共计12400平方米,同步安装150盏太阳能路灯,直接惠及教场坝和周边223户910名群众。
“这条路,我们盼了一辈子!”80岁高龄的村民苏建民俯身在崭新的柏油路上,手指轻抚路面纹理激动地说,“现在不光路修到了家门口,晚上路灯亮如白昼,孩子们放学回家也安全了,心里头比路灯还亮堂!”村民们普遍反映,自道路通车后,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道路干净了,家家户户自发整理庭院,幸福感极大提升。
据悉,施甸县万兴乡万兴村核桃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形成“道路+环境+产业”三位一体帮扶格局。除270万元道路专项投资外,村庄美化工程投入230万元,新建排污管网7400米、检查井65座、排污沟(含盖板)800米,建设砖砌小三格化粪池100座、混凝土大三格化粪池3座,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投入100万元建设的450平方米蔬菜标准化加工车间,配备清洗、切片、烘干等设备,预计可使萝卜深加工附加值提升3至5倍。
产业振兴效应已初步显现。加工车间负责人介绍,目前已与50户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按高于市场价15%的价格收购鲜萝卜。村民李建国算了一笔账:“今年种了5亩萝卜,以前卖鲜品每亩收入2000元,现在送车间加工成萝卜干,每亩能多赚1200元。”项目还将带动周边发展萝卜等特色农业1000亩,惠及教场坝、核桃寨、萝卜庄等6个村民小组334户1427名群众,为191名群众提供稳定产业支撑。
这条全长2.1公里的柏油路,正在书写东西部协作的生动答卷。教场坝的蜕变,正是沪滇协作精准施策、标本兼治的缩影——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激活特色产业内生动力,让“输血式”帮扶逐步转向“造血式”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