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保山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部门联动,将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搬进摆榔乡,把实用的法律知识直接送到村民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法治服务。
当天,由市司法局牵头、县司法局协同、摆榔乡司法所具体承办的公共法律服务“流动超市”暨“法律宣传边关行”活动,先后走进摆榔乡摆榔村和鸡茨村。活动围绕村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带来了极具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内容。
针对农村常见的农副产品交易,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卖猪、卖牛等场景中的支付结算要点、合同订立规范,帮助村民规避经济纠纷;面对涉外婚姻相关疑问,清晰说明涉外婚姻登记程序、结婚证法律效力,并就“领绿卡”等热门问题给出专业指引;针对民间借贷高发问题,重点指导村民留存支付宝、微信转账凭证,规范书写借条,明确还款时间与利息约定,同时详解协商、调解、诉讼等维权途径,以及诉讼费、律师费承担规则和管辖法院选择方法。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通过真实案例,解读酒驾、醉驾的法律后果与刑事责任,强化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讲解劳动合同签订技巧与务工权益保护知识,为外出务工人员保驾护航;介绍矛盾纠纷协商、调解等非诉讼解决方式,引导群众理性维权;科普遗嘱公证的意义与办理流程,助力村民做好财产规划。现场还发放了《保山市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宣传资料100余份,让生硬的法律条文变成“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生活常识。
此次活动,既是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具体实践,也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了新动能。通过“零距离”普法,摆榔乡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愈发浓厚,为乡村的和谐稳定筑牢了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