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一过,秋韵仁和。秋天,从来都是四季中最为丰盈的季节,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馈赠,化作一幅幅金色的画卷。仁和的秋韵,最数白露秋分时,那是一幅秋收与秋种“高度契合”“无缝衔接”的图画,也是一场金色种粒和黑土地深情告别的仪式,别有一番韵味。
仁和的土地是最辛苦的,一年四季365天都在轮回孕育,体现出了寸土寸金的价值。你在秋分前后走进一马平川的仁和,仁和一定会回馈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即便你不下车,也可以“走马观花”地浏览一番秋收与秋种那“人流如织田垄过,车水马龙在田间”的景致。这边金灿灿的烤烟,黄浪浪的稻谷,正咧嘴笑着的玉米棒子等待回家归仓;那边已经收完的空闲地,马上被拖拉机翻犁细碎开来,整理好墒子,种上洋葱、大蒜、麦子。“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为了把握最佳节令,男女老幼齐上阵,村内村外总动员,以挑、抬、挖、种、蹲、立、弯等各种动作和姿势,绘制一幅宏大而壮观的农耕图。待到秋末冬初,又是一片翠绿葱茏的景象。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金色的光芒在田野跳跃,金色的田野翻滚着稻浪,农人们的脸庞被晨光也染成了金色,眼中闪烁着期待丰收的目光。沉甸甸的稻子低垂着头,等待着收割的使者,面对那把磨砺得锋利而明亮的镰刀,它并不慌张害怕,相反,骨子里还散发出最大的荣光。它多么希望,在离开土地的最后一刻,与农人们共同绘制出一幅最美的丰收图景。
田野里的温度,犹如一只下山的“秋老虎”,随着太阳的升高一下子陡升猛涨起来。此时,汗水开始从农人们的额头上滑落,滴入土地迅速与泥土融为一体。一眼望去,穿梭在金色稻浪中的身影,随着弯腰和起身的节奏,如蜻蜓点水般忽隐忽现。镰刀挥舞处,稻穗纷纷倒下,那沙沙的响声,是今秋最美妙的旋律。
现代农业时代,脱粒机的轰鸣声终究成为田野上的主旋律。农人们将收割下来的稻穗送入机器,金色的稻谷便从机器的另一端倾泻而出,如同金色的瀑布,壮观而震撼。脱粒机旁,蝴蝶在飞舞,孩子在嬉戏,笑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灿烂,那是对童年的深情演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洒在田野、村庄,染成了一片温暖的橙黄。农人们放下卷曲的裤腿,开着摩托车、电动小三轮、小轿车,在幸福中结束了一天的劳作。逢人便会停下来打个招呼,分享一下今年的收成,脸上洋溢着满足,镌刻着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爱恋。
顷刻,天暗了下来,农家的小楼里灯火通明,农人们围坐在饭桌旁,享受着用自己双手收获的粮食做成的晚餐,村庄巷子里不时飘来极具诱惑力的烟火菜肴香。有时也会夹杂着烤烟的香,不过,这是秋天的另一种味道,但终究还是收获和幸福的味道。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大地开始沉睡,唧唧的秋虫弹奏着“催眠曲”。我开始整理飞扬的思绪,用沉甸甸的文字记录着今秋的故事和岁月的痕迹,讲述着收获的美好和那份沉甸甸的秋韵。我想,不知谁能和我一起共赏,这幅属于仁和秋天的独特画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