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施甸县凯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食用菌产业迎来丰收旺季,市场销售火爆。菇农们每天起早贪黑采摘鲜菇,在忙碌中收获着一波又一波的喜悦。
施甸县凯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姚关镇大乌邑村。走进食用菌产业园区,菌香扑鼻而来,规模化种植的各类菌类令人叹为观止。在黑木耳种植区,菌棒林立成片,一丛丛木耳如墨云舒展,泡发后在朝露中晶莹剔透。技术员杨女士介绍:“姚关气候温润,培育的黑木耳泡发率达 1:20,远超普通木耳的 1:15,市场优势显著,干货售价每斤80元仍供不应求。目前,我们的种植技术已在农户中推广,试种户经济效益增长达 200%。”
在蛋黄菌种植大棚里,菌棒整齐码放如墙,粉白色菌丝爬满菌棒,橙黄碧透的蛋黄菌如“小喇叭” 般簇簇绽放,等待采摘。香菇种植区更是一番繁忙景象:棚内菌菇密密匝匝拱出菌棒,赭石色菌盖肥硕圆润,菌柄白皙丝滑。菇农陆女士说:“香菇讲究菇形,最佳采摘期只有一天,错过时间菌盖散开就卖不上好价钱,所以我们早上采、中午收、下午注水,一刻不敢怠慢。”
烘烤车间内,上了年纪的妇女们担任“操菇手”,熟练地分拣刚采摘的食用菌。63 岁的李阿姨笑着说:“来这儿干活,每天工作 8 小时能挣 120 元,既能发挥余热,又能贴补家用,大家都不愿闲着。”
产业兴,乡村旺。公司负责人陈女士表示:“公司始终坚持‘研发、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对外拓展市场,对内塑造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已带动近百户菇农种植,上千名妇女就业。大家化身‘菇’娘,跟着姚关食用菌产业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