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摆榔乡摆榔村第一批916只三花鹅在村集体鹅厂顺利出栏,标志着该村“党组织+合作社+农户+企业”的养鹅助农模式初见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摆榔村鹅厂坐落于摆榔凹,由村党组织牵头盘活村内闲置牛场,投入40余万元改造建成标准化鹅舍。鹅厂聘请村内村民专职管理,既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又让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务工”。
为让养鹅产业走稳走远,摆榔乡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多方联动的产业闭环。村党总支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建设养殖基地,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基层党组织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中间协调职能,与保山鑫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代养协议,明确每只鹅17.5元的代养费用,并定期组织养殖户参加技术培训,严格按企业标准开展养殖,统一采购饲料、疫苗等物资。
企业则提供全链条支持保障。保山鑫鹏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供应优质三花鹅苗,确保品种纯度和健康状态;派驻技术人员定期驻村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立养殖档案,实现从种苗到出栏的全程可追溯管理,为养殖效益稳定“保驾护航”。
据了解,此次出栏老鹅共916只,公司按照17.5元一只价格回收,其中饲养员收入按12.5元一只计算共计11450元,村集体收入按5元一只计算共计4580元。摆榔村今年下半年计划代养2批共3000只三花鹅,全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以上。这种“低风险”代养模式,让村民不用承担太大的市场波动压力,就能通过参与养殖管理获得稳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