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科技赋能救援安全深入人心——施甸县应急管理局全国科普日展示高科技救援装备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09:45 浏览:[] 作者:段光炳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妈妈,这个机器狗会走路!”9月16日,施甸县三馆广场上,3岁男孩指着演示中的四足救援机器狗兴奋跳跃。当天,施甸县应急管理局在此举办救援装备科普展示活动,以“科技赋能救援,创新守护生命”为主题,集中呈现40余件覆盖森林草原防灭火、抗震救灾、防汛抗旱领域的先进装备,通过实操与沉浸式体验,让市民近距离感受科技对提升应急救援效能的作用,现场氛围热烈。

森林防灭火:科技筑牢安全屏障

森林防灭火展区齐聚传统与智能装备,尽显现代消防技术创新。56岁的张大爷在救援队员指导下操作风力灭火机,“要控制好方向,保持这个角度!”队员耐心引导,灭火机呼啸出强风,张大爷感慨:“这‘风力战士’比想象中顺手!”

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前,中学生们专注聆听讲解。“这套系统靠高科技雾化技术,用最少的水实现最佳灭火效果,适合初起火灾扑救。”队员演示时说。学生们轮流体验后惊叹:“科技让灭火这么高效,太神奇了!”

无人机展区始终人头攒动。“这是森林防火的‘空中侦察兵’。”队员操控无人机平稳起飞,“它能在复杂地形快速定位火源,实时传回数据。”多架无人机升空执行模拟侦察任务,引得市民纷纷拍照赞叹。

防汛抗旱:智能装备守护水域平安

防汛抗旱展区的装备展现现代化救援水平。救生衣穿戴台前,队员强调:“每根带子都关乎生命,必须系紧。”学生们认真穿戴后坦言:“细节里满是科技对生命的尊重,也感受到救援的专业。”

抛投器演示区排起长队。队员精准将救生绳投到指定位置,赢得掌声:“这款装备靠压缩空气动力,能远距离投送救生设备,适合洪水急流救援。”体验后的学生兴奋表示:“看着简单,实则需要技巧,今天又学了新技能!”

新型充气式救援皮划艇和冲锋舟吸引众多学生。“这款冲锋舟用高强度复合材料,配40马力舷外机,最高航速50公里/小时,稳定性好、抗风浪,能载10名被困人员或对应物资。”队员介绍。模拟水域中,队员演示皮划艇快速部署与协同救援,娴熟操作获阵阵掌声。

大功率排水设备前,队员演示操作流程:“这些移动式排水单元是城市内涝处置的关键,单台每小时排水量300立方米,能快速排积水。”学生们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

抗震救灾:高科技打通生命通道

抗震救灾展区的装备凸显科技救生机能。液压扩张钳和切割机展示区,队员演示剪断钢筋:“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里,这些装备是与时间赛跑的利器,最大扩张力8吨,能快速打通生命通道。”讲解获市民连连点赞。

陈先生在指导下操作液压扩张钳,体验后称赞:“装备符合人体工程学,科技让救援更精准高效,也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救援同志太不容易了!”

生命探测仪展台前,队员讲解:“它用微波雷达技术,能穿透多层水泥板,捕捉微弱生命迹象,探测深度达8米,是废墟找生还者的‘火眼金睛’。”市民张先生追问:“真能找到被埋的人吗?”队员笑着答:“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志愿者们好奇围观声呐设备与防水摄像头演示。“声呐像水下的眼睛,帮我们‘看见’水中物体;防水摄像头放下去,能实时看水下清晰画面,提高搜寻效率。”队员解释后,志愿者们纷纷点头,读懂装备对救援的重要性。

四足救援机器狗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这个重35公斤的智能装备灵活穿越模拟废墟,精准运送急救物资。“它能进入人类难及的危险区域,实时传回影像数据,负重达20公斤,大幅拓展救援能力。”队员介绍。小朋友们看得入神,拉着长辈说:“我长大也要操作机器狗救人!”

施甸县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展示的都是经实战检验的装备。近年我县重视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投入正转化为实际救援能力。希望通过这种直观形式,让市民尤其是学生了解科技对救援的提升作用,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腾冲市科协、龙陵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评价:“本次装备展水平较高 ,体现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活动既增强公众安全意识,也展示科技赋能救援的成果。”

此次活动接待市民1000余人次,接受咨询300余人次,操作体验120余人次。市民们表示,通过体验交流,不仅学到安全知识,更深刻感受科技创新对救援能力的推动。作为施甸县全国科普月重要活动,此次展示彰显科技在应急救援中的价值,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与安全意识助力。县应急管理局称,将持续推进安全科普,让科技成果更好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为平安施甸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