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摆榔乡大中村山野间,野竹笋熟透。村民清晨入山挖笋,此时的野笋吸足雨露,肉质肥厚,咬着清甜。

野笋经处理后,部分切丝发酵成酸笋,成了餐桌“鲜味密码”,是提鲜解腻的“黄金配角”。
酸笋炖跑山鸡最受欢迎:跑山鸡煸香后加酸笋翻炒,入山泉水慢炖两小时,撒调料后酸香过瘾,肉笋互吸鲜味。
素炒鲜笋显本味:笋片焯水,热油爆辣椒后快炒,仅用盐提味,脆嫩清甜。
刚挖的野笋能做“刺身”,切片蘸酱醋芥末,鲜味层层绽放。
酸笋炒牛肉鲜辣下饭:酸笋的酸爽中和牛肉的紧实,热油快炒后,牛肉入味不柴,酸香渗透每一丝肌理,一口下去开胃又满足。
酸笋炒皮条菌最具特色:作为施甸山野珍品的皮条菌,肉质厚实、自带菌香,与酸笋同入油锅爆炒,加少许调料提味,双鲜碰撞交融,入口满是浓郁山野气息,是当地餐桌上难得的时令美味。
此外,酸笋杂菜汤清爽消脂,一碗下肚解腻又舒服。
一桌竹笋宴,藏着山野气息,是大中村人对中秋的期待,也让食客记住施甸摆榔的秋日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