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甸县科协组织“科普大篷车”走进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通过趣味实验、科技体验与红色展览相结合的形式,为全校20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科普盛宴。
趣味实验,揭开科学面纱
活动现场,“科普大篷车”刚停稳,各类互动项目便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工作人员首先演示“空气炮”实验:将特制纸箱对准远处,轻轻一拍箱身,一股白色烟雾——“空气炮弹”便瞬间射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地接过设备,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属于自己的“空气射击”,脸上满是兴奋。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威力:20名学生使劲拉动抽去空气的半球,始终无法将其分开;当工作人员打开阀门让空气进入,半球轻轻一拉便分离。

随后,“薪火相传”实验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工作人员指导5位老师在手上沾上肥皂水泡泡,再用点火器点燃——泡泡瞬间燃起橙色火焰却不炸裂。老师们将这团火焰依次传递,学生们纷纷发出“哇”的惊叹。“这是因为泡泡中的水隔绝了氧气,火焰只能在表面短暂燃烧。”科协讲解员同步科普原理,让学生在好奇中理解科学知识。

前沿科技,体验未来已来
灵活的“机器狗”随指令做出行走、跳跃、翻滚等高难度动作,其精准的控制与仿生学设计令同学们啧啧称奇,大家纷纷讨论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应用。另一侧的VR(虚拟现实)眼镜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同学们戴上设备,瞬间“穿越”到浩瀚宇宙、深邃海底或复杂分子结构中。一位刚体验完太空漫步的同学兴奋地说:“太真实了!我好像真的摸到了星星,这让我更想好好学习物理和天文了!”

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科普大篷车特别设置主题展览板块。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资料,系统回顾中国远征军抗战中的经典战役与英雄事迹,展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以及科技在艰苦条件下为保家卫国作出的贡献。同学们驻足观看,神情严肃而认真。

“看完展览心情很沉重,也更敬佩当年的英雄。”参观完抗战展览的杨雨璇同学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静学习环境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时光,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此次施甸县科协“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既将科学的趣味性与知识的严谨性相结合,也把科技的前沿性与历史的教育性相融合。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其科学兴趣与创新意识,更开展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为培育具备科学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