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丰收施甸】姚关秋收记:稻浪翻金 鱼虾满塘 农家乐里品丰年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08:21 浏览:[] 作者:杨艳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金秋十月,清风送爽,稻谷的醇香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的空气里弥漫开来。澄澈如洗的晴空下,连片的稻田层层叠叠地铺就成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将最浓郁的秋意尽数泼洒在此。饱满的稻穗谦逊地低着头,沉甸甸地垂向孕育它的大地,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金色稻浪,“沙沙”作响。阳光穿透云层,裹着稻芒折射出的暖光,将整片田园染得愈发明媚鲜活,这便是姚关镇最治愈人心的丰收底色。

田埂上,杨大叔的身影被阳光拉得很长,满脸都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气。他的双臂紧紧地环抱着稻捆,金黄色的谷粒顺着稻穗的缝隙轻轻滑落,在臂弯间簌簌晃动,镰刀的刀刃上,还沾着新鲜的稻秆碎屑与晶莹的露水。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岁月刻下的皱纹因笑容尽数舒展,连眼角的纹路里都盛满了满足:“今年的稻子长势特别好,穗沉粒满,产量比去年还高!田底下的鱼虾也跟着沾光,长得膘肥体壮。等收完稻子,正好捞上来,再‘引’着城里来的客人到我家的农家乐里尝尝鲜,保准他们吃得满意!”

这份由丰收带来的底气,源自姚关镇坚持多年的“稻渔共生”双循环智慧。走进田间,便能看见鱼虾在青翠的稻株间灵活穿梭,它们是稻田的“生态卫士”,松土增氧、吞食杂草与害虫,省去了农药化肥的投入,其排泄物又能化作水稻生长所需的天然养料,实现养分循环。而水稻则撑开茂密的叶片,为鱼虾遮阴避阳,净化水体环境,形成“稻护渔、渔养稻”的良性生态闭环。一亩田,不仅能稳稳地收获优质稻谷,还能收获足量的鲜活鱼虾,更顺势催热了村里的农家乐生意,让“一田双收”的愿景落地生根。

如今,姚关镇里的农家乐早已成了秋日里的热门“打卡地”。游客们踩着松软的田埂,看大型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轰鸣声与村民的欢笑声交织成丰收的乐章。不少人挽起裤脚跟着村民下田,亲身体验捞捕鱼虾的野趣,指尖触到清凉的田水,满是新奇与快乐。回到农家院里,刚出锅的稻花香米饭喷香扑鼻,肉质鲜嫩的红烧稻田鱼、鲜爽可口的清炒河虾等陆续上桌,地道的田园风味让人赞不绝口。金黄稻浪的诗意、鲜活水产的灵动与农家乐的烟火气相互交织,不仅让“一田双收”升级为“一景多赢”的良性发展格局,还让姚关镇的秋收成了人人心之向往的田园丰年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