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部门乡镇动态
施甸县“金色种子”研学团走进水长 沉浸式探索农耕文化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1日 09:43 浏览:[] 作者:文字:杨玲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10月25日,秋意正浓,施甸县“金色种子”旅程研学团走进水长乡,通过参观学习、文化创作、农事体验等多元形式,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农耕文化探索之旅。

研学活动首站,学员们来到施甸县种业专业人大代表工作站。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沿着“万年稻路”溯源,系统了解水稻从野生采集到人工栽培的万年演变历程;深入学习贯彻“两用核不育系”相关知识,直观认识施甸在种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同时聆听袁隆平院士与施甸的不解之缘,以及杨善洲老书记带领群众扎根一线、打造“滇西粮仓”的艰苦奋斗故事。先辈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学员的心灵。

随后,研学团穿过充满艺术氛围的稻母广场与丰收巷,步行至色彩斑斓的彩稻田旁。在这里,学员们拿起画笔,在瓦片上即兴创作。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作品,为古朴的瓦片赋予了全新的创意活力,也成为记录此次研学旅程的独特纪念。

活动中,最受学员欢迎的当数农事体验环节。随着传统“掼稻体验”的开启,学员们纷纷抱起一捆捆金黄的稻谷,用力向掼斗上摔打。在“砰砰”的声响里,大家亲身感受“打谷子”的辛劳,也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体验最原始的农耕韵律。掼稻的欢笑声尚未平息,学员们又卷起裤脚,迫不及待踏入稻田,开启“稻田捉鱼”体验。

研学活动尾声,学员们参与了美食制作环节,亲手用新鲜米饭制作饭团。从田间稻谷到餐桌美食的完整体验,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理念不再是一句口号,让珍惜粮食的种子悄然在每个人心中扎根。

此次“金色种子”水长研学之旅,以“参观学习+文化创作+农事体验+美食实践”的多元模式,实现了知识传递、趣味体验与价值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是一堂行走的农耕教育课,更将乡土情怀、农业认知与节俭美德化作“金色种子”,播撒进学员们的心中。下一步,水长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探索“农文旅+水稻研学”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