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红色精神,建设生态家园。施甸的善洲林场,不仅是当地人民的生态财富,更是激励后人植绿护绿的精神象征。植树节来临之际,这里再次掀起了一轮植树热潮。
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林海,便是善洲林场,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22年,带领干部职工和当地群众义务植树,将荒山秃岭变成了一片5.6万亩的茫茫林海。去年,施甸县善洲林场的公路修缮工程完工,12公里的公路两侧种下了第一批树苗。今年植树节,这里再次迎来了繁忙的植树活动。
“我们种的有玉兰花树、樱花树,主要是种植在公路两侧,去年种了一部分,今年再种一部分,再过几年,善洲林场的公路就会变成十里花廊。当年杨善洲老书记带领大家植树让善洲林场绿起来,现在我们不仅要守护好这片绿,还要让这里美起来。”善洲林场场长姜琨说。
植树现场,大家团结协作,三人一队、五人一组,打塘、运苗、扶苗、铲土、浇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不一会儿,一棵棵玉兰花树和樱花树便在善洲林场安了新家。
“在善洲林场,植树精神延续不断。如今锄头、水桶交到了我们90后手中,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我们会把爱绿植绿护绿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施甸林草局职工王建班说。
“在善洲林场植树,我感觉特别有意义,我相信我们今天种下的树也会像杨善洲老书记当年种下的小树苗一样,长成参天大树。”施甸融媒体中心职工王建超说。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杨善洲精神的感召下,这片绿色的希望,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下,继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