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注册 登录
政务要闻
【乡村振兴】粮经协同发展:施甸农业新征程上的探索与奋进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 08:24 浏览:[] 作者:赵文 来源: 施甸融媒体中心 打印

在施甸,农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粮食与经济作物协同发展是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经济增效为导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联动机制,促进农业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稳粮保供与增收富民双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自2022年起,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携手云南省农科院施甸农科服务团,充分挖掘现有实验基地潜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粮经协同种植模式,为当地农业注入澎湃活力,开启了充满希望与变革的崭新篇章。

四季更迭,实验基地里始终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大春季,水稻试验田宛如绿色的海洋,科研人员穿梭其间,专注记录着水稻的各项生长数据。小春季,鲜食豆类、油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引种试验有条不紊地展开,这些试验如同播撒下的希望种子,为粮食新品种的广泛推广和经济作物技术的集成创新筑牢根基。

在施甸,多种成功种植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有力引擎:保山尚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示范的“水稻亲本扩繁+贡菜”模式,以50亩的核心示范田为辐射源,带动周边260亩土地进行土地流转,让三个乡镇的60多户农户共享发展红利;玉米制种大户潘延华的50亩示范田,点燃了周边646亩的种植热情,使11户种植大户从中受益;“玉米+南瓜+香料烟”模式也大放异彩,由何元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实施的50亩示范田,带动何元乡2000多亩土地种植热潮,700多户农户从中受益。

创新种植模式不仅优化了施甸的农业种植结构,更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以“水稻+鲜食豆类”模式为例,大春季水稻亲本扩繁,每亩产量可达480公斤,按照2024年10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亩产值高达4800元;小春季种植鲜食蚕豆,亩产2000公斤,收购价为3元/公斤,亩产值达到600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10800元,全县推广种植1500亩,总产值高达1620万元。“玉米+洋葱”模式同样表现出色,大春季玉米制种亩产值4060元,小春季洋葱平均亩产2500公斤,收购价4元/公斤,亩产值1000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14060元,全县推广种植4084亩,涉及64户种植大户,总产值突破5742.1万元。

下一步,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搭建产业协同的高效平台,促进粮食产业与经济作物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深度交织与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为推动产业深度融合,精心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