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还长在地里的甘蔗,傍晚时分,就成了形态各异,状如巧克力的红糖,泛着红里透黄的色泽,是农人们经过一年四季耕作的辛苦收获的一份甜蜜。
进入施甸县太平镇下坝村攀枝花小组的路上,一垄垄秀丽挺拔的甘蔗映入眼帘,经过近十个月的生长,此时的甘蔗已经进入成熟期,糖分充足,蔗农正忙着砍收。
走进杨保江家的金岗元糖业手工作坊,一阵阵甘蔗的清香味扑鼻而来,采收回来的甘蔗已经进入榨汁机,青翠色的蔗汁缓缓流进蓄汁缸,经过过滤、沉淀等环节,蔗汁将被注入灶台边的第一口大锅熬煮。熬制红糖的过程,就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此时灶台上五口大锅对对排列,灶膛内燃着熊熊大火,锅中的甘蔗汁翻滚沸腾。为了做出最正宗的味道,杨保江坚持采用传统工艺熬制,柴火烘烤、连环锅熬汁,从第一口生水锅到第五口养糖锅,期间先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不断的搅拌,等候汁液逐渐浓缩,直至炒出“沙”。最考验熬糖师傅的就是对糖业成熟度的掌握,糖液老一分,蔗糖会有焦苦味,若是嫩一分,蔗糖黏稠度就不够,因此要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出锅靠的全是老师傅的火眼金睛和精湛技艺。
熬制好的红糖,马上抬下灶,开始快速搅拌降温和出痧。再倒入不同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就可以脱模,放进库房等待包装。
吃一口金岗元糖业的红糖,香甜可口,儿时对红糖的记忆涌上心头,再听杨保江细说近几年的发展计划,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红糖手工业作坊,能围绕生态农业做文章,走出一条种、养、加工循环的生态发展道路。甘蔗渣可以酿酒,酒糟可以喂猪,甘蔗汁可以熬糖,猪的粪便作为农家肥,又能回过头来促进甘蔗生长。再看在手工坊忙碌的十几个村民,趁着农闲时间到作坊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增加家庭收入,又促进了村里的就业问题。
金岗元糖业的手工红糖,色泽光鲜,味甜清香,完全保留了甘蔗清香和营养物质,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传统的制作工艺,深受十里八乡喜爱。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坚守着一口地道老红糖的初心,又怀揣着走出深山的信念,有了自己的专利包装,走进电商,逐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甜蜜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