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暖照桑林翠,立夏时节喜讯飞。”立夏时分,微风轻拂施甸县仁和镇土官村的千亩桑田,这里的蚕桑产业迎来了年度首季丰收。蚕茧收购点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蚕农们满载着收获的喜悦,拉着一筐筐蚕茧前来售卖,喜迎桑蚕生产“开门红”,收获今年的第一桶“蚕金”。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赵大妈和大爷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蚕茧过秤,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笑容:“这批养了一张半幼蚕,产出170多斤蚕茧,卖了5300多元!”这份丰收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劳作的最好回报,更是土官村蚕桑产业蓬勃发展的鲜活缩影。“盼着后续几批蚕也能养出这好质量!”大爷数着钱,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种植户老张今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养了5张蚕。为了这批蚕宝宝,他几乎住在了蚕房里。“前阵子突然降温,可把我急坏了,连夜加了好几台暖风机,就怕它们冻着。”老张擦着额头的汗说,“现在看到蚕茧又大又白,一切都值了!”和老张一样,许多蚕农都把蚕当作“心头宝”,从蚕卵孵化到结茧,每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自清明过后,第一批次幼蚕陆续分发至各家各户,蚕农们便开启了“全天候”的悉心照料模式。
为给蚕宝宝营造最佳生长环境,他们时刻监测蚕房温湿度,温度高时及时通风降温,湿度低时迅速喷水加湿。因蚕宝宝生长迅猛、食量大,蚕农们每日凌晨三四点便摸黑起身,踏着露水赶往桑园,只为采摘最新鲜的桑叶。
在收购点,工人正在忙碌分拣蚕茧。小杨从事蚕茧收购工作已有5年,见证了土官村蚕桑产业的发展变迁。“现在土官村成了规模,蚕茧品质也越来越好。”小杨说道。
据统计,这一批次土官村村民共养殖约80张蚕。按当前收购价估算,将为村民带来约30万元的收入。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蚕农们一个多月的不懈坚守。
春织蚕茧,编织的是产业振兴的希望;喜溢桑园,洋溢的是村民富足的幸福。土官村的蚕桑故事仍在续写,未来,随着蚕桑产业持续发力,这里必将绘就出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