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渐盛的七月,一场民族文化探秘之旅在旧城乡悄然开启。7月14日至20日,由旧城乡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联合乡基层党建办、综合党政办公室,结合大学生暑期返乡志愿服务开展的“传承民族瑰宝 共筑文化未来”研学活动,为25名孩子编织了一段难忘的文化记忆。
安全为基,筑牢研学保障线
7月14日,活动在细致筹备中拉开序幕。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完成岗前培训后,以专业热忱的姿态投入服务。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报到,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为7天研学时光筑牢安全防线。接下来的一周里,丰富多元的活动如甘泉浸润,让孩子们在知识与文化的海洋中遨游。
红色基因,在童心深处扎根
活动首日,大学生志愿者讲述的红色故事鲜活生动,让孩子们在聆听中触摸历史温度。在“初心楷模”主题绘画活动中,孩子们以色彩为笔,勾勒心中榜样——红色血脉随笔尖流淌,对楷模的敬意在画纸上绽放,红色基因润物无声地融入童心。
传统技艺,让文化可触可感
“小小文化传承人”环节蕴含诸多民族传统文化惊喜。傣族水鼓制作、传统傣族武术观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打陀螺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携手“五老志愿服务队”现场传艺,大学生志愿者一旁协助,孩子们亲手制作水鼓、学习武术、体验打陀螺,指尖触碰的是手艺,眼里看见的是传承,心底漾开的是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每日作业辅导环节,大学生志愿者耐心答疑,使知识巩固在轻松氛围中悄然完成。活动尾声,“五老”队伍中的两位退休教师提笔示范,教孩子们感受毛笔书法的汉字之美。7月20日的成果展示课上,手工水鼓、红色画作、书法习作组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答卷”,孩子们自信分享、踊跃展示,笑声与掌声中满是收获的喜悦。优秀学员接过大学生志愿者手绘的证书与纪念品,每一份鼓励都承载着青春与文化的温度。
全程陪伴的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是这场研学活动最温暖的底色——他们既是答疑解惑的小老师,更是文化体验的同行者,用青春活力为活动注入别样光彩。
这个夏天,不必远行。在旧城乡中心完小的教室里,在小手摩挲的书本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巧手中,在红色故事的余韵里,孩子们与民族文化撞了个满怀。而这场研学播下的传承种子,正悄然发芽,等待照亮更远的未来。